第四十一章 凭空出来的掌柜(1 / 2)

“大王,如果真如九公子所说的,有那种耐旱,耐盐碱,而且高产的水稻,再加上那红薯土豆,那么我们打仗的后备粮草就更不成问题了。”蒙毅望着嬴子夕远去的背影,有些兴奋地跟秦王说道。

“正是!”秦王也难掩盖喜悦之色,早知道他儿子出来一次,能寻得如此多的宝物,他就不用横竖挡着,而是多派人保护他就是了,只是那兔崽子每次都不说,害得他担心了老半天。

“上次的红薯和土豆种的怎么样了?”秦王突然想起来先前那两样作物,如今已经在王室的田地里大面积种植。

“回大王,听说已经长出来了秧苗,看着长势良好。”蒙毅回道。

“嗯!”秦王点头,“既然来了一次,那我们也去田里看看去吧,赵高,备车。”

“唯!”赵高接到命令,先去了院外准备。

“大王,田里风沙大,不如还是在房间多歇息吧。”里正看秦王要走了,赶紧俯身说道。

“无妨!”秦王说着转身出了院子。

没多久,秦王坐马车来了田里,透过车帘子,见他儿子嬴子夕正盘腿坐在地头上写着什么,旁边还围了一群农夫,不禁好奇地问:“赵高,你去看看九公子在写什么呢。”

“是!”赵高说着,提着袍子去了地头。

对于赵高,他真是被九公子整怕了,看见他就胆颤,但有秦王的命令,又不得不凑上前去看。

只见嬴子夕写字用的都是简笔字,在本子上清清楚楚的写满了秧苗的种植要点,基于对那字的喜欢,赵高一时间忘了新仇旧怨,很是佩服的点头,还不忘夸赞说:“公子写的字太好了。”

嬴子夕写完后,长出了一口气,那些秧苗放久了,怕是会蔫掉,张闻也分到了好些,但家里只有他一个人跟奶奶相依为命,村里其他人家也大都是老幼妇孺,嬴子夕看着赵高,笑着说:“赵大人,你平时爱民如子,这好不容易来了一次田里,不能不帮忙吧,你看我那几个侍卫可都帮着种呢。”

赵高听九公子这样说,哪敢不帮忙,点着头慷慨地道:“那是当然,我这就去!”

嬴子夕坐地头上看赵高撸起袖子和裤腿,又把他那贵重的靴子给紧了紧,才慢慢拿着秧苗走进了地里,撅屁股猫腰的忙活,不禁满意地笑了起来,让你也体验一下农民的辛苦,省了只知道压榨百姓。

秦王正跟蒙毅在马车里聊着天,转头一看,堂堂中车府令赵高跑到田里种地去了,摇了摇头说:“又是九公子的事。”

蒙毅笑了起来:“我看这赵高遇到九公子准倒霉,哈哈。”

赵高帮完了这家,又被嬴子夕指派帮另一家,一直到日头落山,才扶着老腰回到了地头,腰疼得走路都不敢使劲,用手不停捶着。

眼看天都要黑,乡民要留好不容易来一次的大王用夕食,但秦王还要回去处理公务,嬴子夕只得依依不舍地和旗村村民告别了。

回来时,嬴子夕和秦王坐在了同一辆马车上,等一行人进了咸阳城,嬴子夕很想去他的八大碗那里看看,只得委婉地问道:“父王,你看咱们舟车劳顿,等回宫已经很晚了,不如我们先去八大碗那吃一顿,也好垫垫肚子,那里的小烧烤可是太好吃了。”

秦王一听见小烧烤,这口水都快流了出来,但不得不保持威仪说:“你已经耽误了一天的功课,还敢在宫外逗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