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84:从收破烂开始致富_分节阅读_第582节(1 / 2)

  说道米壳,陈姐突然道:“小方,我记得你好像是从五金机械厂来的咱们学校吧?”

  “哎,你怎么不留在五金机械厂啊,自从租给米壳电子之后,普通工人的工资,都比咱们多一倍呢!”

  “就凭你这大学生的身份,那肯定会大有作为啊,我一个侄子,只是中专毕业,现在在米壳提升了P3,那一个月的工资,都是四五百呢!”

  说到四五百,陈姐的眼睛都有些冒光。

  虽然他们的工资也有不少的提升,但是和米壳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

  留在五金机械厂,我要是留在五金机械厂能有好果子吃嘛!虽然方波元不敢肯定沈林会不会收拾他,但是他相信,绝对会有很多想巴结沈林的人对他动手。

  可以说在五金机械厂,根本就不用沈林开口,他就能陷入沼泽之中。

  “陈姐,我都已经来到了咱们学校,再提那些也没有什么用了。”方波元说到这里,恳切的道:“姐,我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

  “现在我妈还需要钱做个复查,您看,能不能让我从咱们单位的账上,再借点钱。”

  “只要一发工资,我立刻就补上它。”

  在以往,单位的职工在本单位的财务上借钱,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有工资押着,所以财务也不怕不还。

  不过方波元借的次数实在太多了,所以陈姐为难的道:“小方,你这是为难我啊。”

  “你也知道,咱们校长前天才安排下来,每个人的借款,不能超过他一个月的工资。”

  “你现在借的钱,差不多够两个月的工资了,就算发工资,也给你留不了多少。”

  “不是大姐不想帮你,而是我实在作不了主啊。要不,你给校长打个招呼,让他安排一下?”

  听着陈大姐的话,方波元的面皮抽搐了一下,他现在再给校长张嘴,实在是有点张不开。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陈大姐突然道:“你与其一直麻烦校长,还不如去五金机械厂那边。”

  “我听侄子说,他们昨天刚刚发了下半年的奖金,就算是一般的工人,也能拿到这个数。”

  陈大姐说话间,伸出了两个手指,眼眸中充满了向往之色。

  看着陈大姐伸出的手指,方波元愣了一下道:“他们最少发了两千吗?这……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你又不是不知道米壳的产品现在卖的有多火,而且他们只要加班,都给算钱。”

  “你在五金机械厂好几年,总有一些关系不错的人,借个千儿八百的,还不是手到擒来。”

  方波元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了财务室,他的脑海中,全部都是陈大姐比划的手势。

  光半年奖金就发了两千,这差不多赶上自己一年的收入了。自己在五金机械厂的时候,因为是大学生的原因,所以工资比普通的工人要高,要是自己留下的话……

  不过,他知道自己在五金机械厂,应该是留不下了。毕竟五金机械厂的负责人,那可是沈林。

  不知不觉之间,方波元抬头,就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儿,鬼使神差的来到了五金机械厂的大门外。

  此时的五金机械厂,大门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两个大铁门已经拆掉了不说,就连院墙也有一部分拆掉了。

  不锈钢的电动门,棕红色的瓷砖上,米壳电子厂第一分厂几个金色的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放光。

  此时正是调休工人上班的时候,所以在方波元的注视下,一辆辆摩托车呼啸而来。

  虽然摩托车的类型多种多样的,但是这些一辆就是两三千的摩托车,无一不给方波元昭示着一个问题,那就是米壳的人,一个个都过的非常好。

  从骑摩托车的人群中,方波元还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

  这些人以往,方波元在厂子里的时候,都不怎么注意,可是现在,他们都从自己的身边呼啸而过。

  “这不是方主任吗?您怎么在这儿啊?”一个声音,突然在方波元的身后响起。

  方波元扭头一看,就发现说话的是五金机械厂的通讯员小邱,那时候他是办公室主任,小邱归他管。

  虽然两个人的关系还算不错,但是方波元并不怎么看得起靠着接老爹的班进厂的小邱。

  可是现在,看着那个曾经对自己敬畏有加的小人物,昂首挺胸的站在自己的面前,方波元的心抽搐了一下。

  “啊,我路过,我还有事,先走了!”方波元看了骑在新摩托上的小邱一眼,就快速的朝着一条胡同走了过去。

第998章 做出自己的风格

  方波元并不知道,就在他慌忙逃走的时候,一辆车正从五金机械厂驶了出来。

  坐在车上的人,除了沈林,还有五金机械厂原来的副总工高赶超。

  高赶超四十多岁,一直都在五金机械厂搞技术。就算现在,五金机械厂变成了米壳电子第一分厂,他同样负责技术这一方面。

  现在,他则是米壳电冰箱生产线的组装负责人。

  “沈董,现在我们两条生产线的组装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一旦经过东门电气的检验,就完全可以试车了。”

  高赶超说到这里,声音中带着激动:“我们的组装人员,正在争分夺秒的工作,希望能够赶在年前,让我们米壳电器的第一台冰箱下线……”

  沈林一边听着高赶超的汇报,一边随意的观看着四周。五金机械厂是他两辈子都生活过的地方,对于这里的一草一木,他太熟悉了。

  但是此时的五金机械厂四周,却给了他一种陌生的感觉。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五金机械厂四周的很多东西,他觉得都没有见过。

  比如本来是院墙的地方,多出了一家家的商店;比如曾经破旧不堪的小学,已经焕然一新了;比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