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没有消息86(1 / 2)

秀云说得没错,她爹的小脾气来得猛,去得也快。

当天吃晚饭时,他又恢复了之前那个嘻嘻哈哈的样子。

“林子,你学校这就算是正式放假了吧?”

秀云娘在饭桌上突然这么问道。

周林自然是点头,

“是啊,放假了。

娘,您是有什么事情要让我去做吗?”

“嗯,我听人说,这越到过年,集上的鸡蛋就越好卖。

家里又攒下不少来,我就想着,反正也吃不完,干脆拎到集上换几个钱好了。

听云儿说,你们养的那些鸡,下蛋也挺勤快的是吧?”

原来是为了这件事情,周林二话不说就应下了。

他正好也有事要去公社。

下午他回去就奋笔疾书,写了一篇稿子出来,他得尽快寄出去。

农村里又不是天天有信,所以邮递员也不一定会天天过来。

与其在家等着碰运气,还不如直接去公社邮电局寄。

正好,他还有一份汇款单没取钱呢,另外家里的邮票也用得差不多了,得再囤一点。

这样一算,事情还挺多的……

第二天一大早,他照常叮嘱秀云,让她干活儿的时候悠着点,必要的时候就请假休息,等等等等。

然后在她不耐烦的驱赶下,周林才提着一大篮子鸡蛋出了门。

公社主街是东西向的,像什么小学啦、公社政府办公室啦、邮电局啦等等都在这条主街上。

而他要去的那个集市,就在主街与一条南北路的交界处。

那一片正好一块空地,原先是户人家的小院,解放前,这户人家就搬走了,院子就空了下来。

那时候这边是没有集市的,是后来的百姓们,自发自主地聚在一起交换起了东西。

最终才形成了这个集市。

卖东西要趁早,所以周林决定先去卖鸡蛋,然后再去邮电局办事,到个时间,邮电局应该开门了。

他以为自己够早的了,可没想到,一进那个小院,一眼望去,全是人。

好位置的摊位早就被人占了。

他转了好几圈,才找着一个空位。

把手上的篮子放下,从里面拿出一条旧毛巾来。

他叠巴叠巴,就一屁股坐了下去。

这才有心思看向左右的摊子。

左边是农家汉子,卖的是南瓜,他的南瓜不是普通的大南瓜,而是圆圆的扁扁的,外形看着挺可爱的。

右边那个则是个大娘,摊子上放的竟然是河藕,这东西可不多见。

鸡蛋这年头可是紧俏物,平时就很好卖,更不要说是快要过年的现在了。

很快,就有人上来问价了。

周林直接就报的岳母给的实价,一只鸡蛋五分二厘,按五只的倍数起售,这样好算账。

听秀云她们说,自家的鸡蛋如果卖到供销社的话,只能卖到五分钱一只,但食品站往外卖,却要卖到五分五厘一只。

所以,家里有鸡蛋的人,都愿意在集市上卖,只要低于五分五厘钱,一般都能卖光。

而想要买鸡蛋的人,除非那些吃国家粮的,兜里不缺钱的人,其它人都会去集市碰碰运气。

周林要价五分二厘,这个价那是一点都不高。

意料之中,第一笔交易很快就做成了。

那人买了二十只鸡蛋,周林有了第一笔收入,收获一块零四分钱。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不到一个钟头的功夫,周林的大篮子里的鸡蛋,只剩下底下的两层了。

等了一会儿没人来问,周林就忍不住垂下脑袋打起瞌睡来。

没多久,耳边传来一个非常熟悉的声音,

“师傅,你这鸡蛋怎么卖的啊?”

周林立马抬头,果然是赵校长。

赵校长看到他也很吃惊,“周老师,你怎么在这里卖上鸡蛋了啊?”

周林一笑,

“家里养的鸡多,鸡蛋吃不完,就拿来换上几个钱。

您这是来买菜?”

“是啊,我小儿子过来跟我们一起过年,他特别爱吃鸡蛋,可食品站的鸡蛋,有好些都是坏的,我就想着到这里来碰碰运气,没想到竟然碰到你了。

说真的,你这鸡蛋怎么卖啊?”

周林一下子就为了难,这个价格该怎么报呢?

想了想,他就这么说道,

“本来是五分二厘一只的,给您的话,就算五分钱一只吧,您一共要多少?”

赵校长探头看了看,说道,

“你这剩得也不算多了,全都给我吧!”

两人一起数了数,还有三十只。

如果五分一只的话,那一共是一块五毛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