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那六七座坟茔58(2 / 2)

土匪们逃了,战斗结束了,全连的官兵都来看望受伤的战友,可他已是奄奄一息,汤吉祥把他抱在怀里,哭喊着道:兄弟,都怨我,我要是再快一步,你就不会……。负伤战士努力睁开眼,拽着汤吉祥的手:哥,回家去,替俺看看俺爹、俺娘……。话还没说完,头已向一边歪去。

学田小学的后山上添了两座新坟,汤吉祥在坟头上哭得死去活来:兄弟,你救过我三次命,我只救你这一次,却没成功……。等革命胜利,我回家帮你侍候爹和娘。原来这位牺牲的战士姓田(名字已无可考),SD省胶南县灵山卫乡郑戈庄村人,是汤吉祥的同村老乡,参军时汤吉祥16岁,小田15岁,入伍那天,小田的父母嘱咐汤吉祥:你比田儿大点,翻山过海、枪林弹雨打天下,一定要相互照顾。一次战斗中,汤吉祥腿部中弹,小田照顾他几个月,才把伤养好,回归部队后,两人就像亲兄弟一样。几年过去了,他们一直同在一个连队,从关内打到关外,如今战友兄弟阴阳两隔,怎不叫人肝肠寸断。

战士邢俊义是三连的孤胆英雄,他经常一人化妆外出侦察匪情,46年8月的一天,听说解放村有土匪活动,连长张发派邢俊义前去侦察。邢俊义到了解放村,从村外查到村内,没有发现土匪行踪,一颗紧悬着的心放下了,他骑上战马大摇大摆出了解放村。突然一颗子弹从草丛中射出,穿透了他的胸膛,邢俊义壮烈牺牲,学田后山又添了第三座坟茔。

1947年夏,经过四战宝石沟,盘踞在宝石的青山匪绺及地主武装被基本肃清,被迫撤出的宝石镇政府重新搬回了宝石,这时的学田已经被建设成了一个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独立一旅司令员朱继先,根据形势需要,将旅直属医院迁至学田,先后有在攻打洮南、白城等地的战斗中负伤的几十名伤员转移到医院救治,其中有三名伤员医治无效,牺牲在了学田。乡政府将牺牲的战士一并埋在了学田小学后山,这就是百姓所说的那六座烈士墓。

1953年,从朝鲜战场归来的志愿军战斗英雄汤吉祥,放弃了回乡安置的优越条件,坚决要求到突泉县学田乡安家落户,他说:自小田牺牲后,他的父母哭瞎了双眼,在穷困潦倒中生活了几年后,双双离开了人世。所以,自己的心愿已了,剩下的岁月,我要陪着战友一起度过。从此学田乡多了一名朴实的农民。

有人对他说:你这么好的条件,又是革命功臣,为啥不到城里去,好好地享享清福?只听汤吉祥自言自语道:我把最深沉的情誼放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我把最殷红的鲜血涂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我把最心酸的委屈汇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喝下冰冷的水,酝酿成了热泪,不管这眼泪有多苦多涩,我都要坚持守下去,永远不离不弃。

几十年中,汤吉祥就住在距烈士墓百米远的小屋内,有事没事都要到坟前转一转,清明时节,学校祭扫烈士墓,他就把压在箱底的军装和军功章拿出来穿戴整齐,像要即将出征的将士一样,精神焕发,将当年剿匪的战斗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战斗英雄汤吉祥终身未娶,七十年代初,他的侄孙女来看望他,见学田公社山青水秀,土质肥沃,便找了一位忠厚的农民丈夫,定居在这里,她介绍说,汤吉祥去世前嘱咐家人:“我死后一定要和战友们埋在一起。”

1979年汤吉祥去世时,有关人士说:他虽有战功,但终究不是革命烈士。于是家人只好在距烈士坟茔西面二十几米的地方安葬了他。

生死相依,不离不弃,这种感天动地、催人泪下的战友情必将传之永恒,不朽于人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