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开拓团的悲惨结局(2 / 2)

1945年8月上旬,日本在东北的军政要员得到苏联即将进攻东北的消息后,拼命地利用自己的权利,带着从中国老百姓手里掠夺的钱财,向本国撤离。他们拥挤在主要车站、码头,争先恐后踏上归途,伺机返回日本。

苏军的战机开始对堆满物品正在撤退的日本侵略者的码头和车站进行打击。一波一波的疯狂投弹和扫射,根本不给这些日本人一丝喘息的机会。原本带给他们希望的码头和车站,成了这些日本人的夺命之地。

兴安盟KEQYYQQ境内,共有十几个开拓团,他们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分布在乌兰浩特周边乡村。1945年8月10日,苏军攻克阿尔山要塞,他们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

可是有些开拓团民众,对战争的形势却始终毫不知情,他们仍然像主人公一样,在这片抢来的土地上耕作生活,对未来满怀憧憬,正在他们尽情享受这片乐土的生活时,日军胜利的号角却戛然而止,那些美好的愿望都变成了泡影和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日军战败,开拓团大难临头。驻扎在乌兰浩特周边的开拓团首领伊藤把开拓团所有成员聚集在一起,带领近千人踏上了逃命的旅途,希望通过海上交通工具把开拓团民们带回到日本。

为了逃命,开拓团的成员们首先想到乘坐火车,但是在战争年代,这显然不太现实,无奈之下,他们选择了步行。刚开始逃跑的开拓团的成员还保持着队形向前行走,车马排成的队伍足足有几公里长。

逃亡的开拓团里正常的士兵很少,伤员却很多,其余的都是日本普通百姓,还有一些是阵亡士兵的家属,没有多少战斗力,加之天下大雨,队伍不敢走大路,人马车辆走在泥泞的原野上,一会儿就有花轱辘车陷入泥沼之中,速度十分缓慢。

伊藤很着急,又没有什么好办法,他希望求助路过的日军部队,请求他们帮忙提高行军速度,期间确实遇到一伙同样逃命的日本逃兵,本来以为他们会看在同胞的份上出手相助,万万没有想到,负责带队的人只留下一句话,那就是“为了不被苏联人侮辱,你们应该切腹自尽向天皇效忠”。

伊藤听到后犹豫了,他经过长久的思想斗争,最终活下去的欲望占了上风。于是他开始对没有行动能力,却一直在拖后腿的人进行屠杀,每天都要屠杀几十人。这些被杀的开拓团成员,多数是老弱妇孺,他们有的是自我了断,有的是被开拓团男子杀掉,还有一些是直接组团投河,也有一些中途逃跑,一时间死亡的恐惧在队伍中蔓延。

中国有句古话叫:自作孽不可活。当初,他们来到中国时,对中国人不是烧杀抢掠便是肆意侮辱,如今,胜负已分,他们没有了立足之地。受尽欺压的中国百姓,憋满心头的怒火,此刻全部释放出来。他们要为受过的欺凌讨回公道,要为死去的亲人报仇雪恨,因此许多地方自愿成立了民众义勇军,开启了武装打击日本兵和开拓团成员的模式,村村组织武装,见到开拓团就打,开拓团成了兴安盟大地上的过街老鼠。

伊藤是这支队伍的首领,他只有30多岁,曾经在日本军队里当中队长,因负伤离开了部队,来到兴安盟地区任开拓团的总负责人。他有两个孩子,大女儿4岁,小儿子两个月,他的妻子在逃亡中背着两个月大的儿子,白天根本不敢停下来喂奶,到晚上集体休息给孩子喂奶时,发现孩子不知何时已经断气了。本来身体虚弱的妻子,又受到了这巨大的打击,情知难以经得起如此巨大的磨难,趁伊藤熟睡之际,用刺刀扎进了自己的胸膛。

伊藤挖了个坑,把妻子和儿子埋了,背上女儿带着队伍继续向南逃窜,进入了突泉县水泉镇。

水泉镇帽山也叫双棒山。是马吉拉湖村东面,赛银花马场西面的一座小山。

很久以前,图什业图亲王到马吉拉湖一带狩猎,到了双棒山的半山坡时,人困马乏,下马休息,并摘下帽子扇风驱蚊,忽然,他们发现,山下有几只黄羊悠然食草,亲王撇掉帽子,飞身上马,拉开弓箭直奔黄羊群。待他打完猎,回头再找帽子时,就再也没有找到他休息的地方,当即亲王的随从就把双棒山改名为帽山,意思是,王爷丢了帽子的地方。

1945年8月16日,伊藤率日本开拓团的先头队伍,来到了帽山东坡。这伙日本人非常谨慎,他们每人的头顶上都戴着树环帽,身上披着用猪鬃草编织的隐蔽衣,趴在山坡的深草中,纪律十分严明。若有小孩的哭泣声,他们就会用战刀将小孩的喉咙割断。

这伙日本人在这里潜伏的用意十分明显,目的就是想越过突洮公路向南逃窜,然而当时的突洮公路十分繁忙,苏联红军的南下部队和各种给养车昼夜不停,至使他们潜伏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机会越过突洮公路。

帽山的南面是赛银花马场,当时那里有两间土房,是陈家为了开荒,盖的两间窝铺,因此,人们称这里为陈家房框子。为了解决种地时的人、畜、饲料问题,陈家还在这里安了一盘小磨。

日本人忍不住饥饿,半夜里下山进了陈家房框子,发现屋内只住着一个年轻人,便逼他拉磨磨面,给日本人做饭吃,并把他养的几只小鸡和一条狗宰杀吃掉。日本人有近百名,小伙子拉磨供不上他们吃。于是,日本人就派了一个士兵看着小伙子拉磨。小伙子累得浑身是汗,可脚步稍稍放慢,日本人就在他的后背上狠狠地抽上一鞭。天快亮时,看管他的日本兵睡着了,小伙子偷偷地逃了出来,把这一消息报告给驻在牤牛海北沿的苏联红军兵营。

天亮后,日本人发现小伙子逃走,便逃到赛银花马场后山,藏到了山上的深草中。

苏联红军得到消息,经侦查确定了开拓团的位置,调集十二辆坦克车和三辆汽车,从东西二面包围了赛银花马场后山。指挥员一声令下,所有坦克一齐开炮,只用了几分钟,就把赛银花马场后山炸得稀烂。战斗中,几个开拓团成员慌乱的支起一架小钢炮,还没等装上炮弹,就被炸得飞上了天。

山凹中的战斗正在进行,东西各有6辆坦克车在围圈着日本人,中间有两辆汽车,每辆车上都架着一挺重机枪,车厢两侧站立着几名手握卡宾枪的苏军战士。草丛中不断出现开拓团成员逃窜的身影,苏军的坦克不断打炮,汽车上的机枪冒着火舌。日本人有的中炮、有的中枪,死尸横躺竖卧、血肉横飞。

战斗结束,赛银花马场后山四周的人到山上捡洋捞,福星村村民李相国,在一个日本女人尸体下,发现了一个年仅5岁的日本小姑娘,她是这次战斗中唯一幸存的日本人。留在后面的其它开拓团成员,得知伊藤率领的日本开拓团的先头队伍被苏军歼灭,他们便化整为零,四散逃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