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人红是非多(1 / 2)

直至第二日,江海天的心绪才缓缓恢复正常。

“唉,又是这样。每次冒出新的记忆碎片后,总要悲秋伤春一番。我虽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时光,可哪怕把两世为人的年龄加起来,也才三十出头,怎么这么喜欢多愁善感,和小女生一样?”

“酱油瓶,你看网上视频没有?你火了,知道吗?”晏文突然兴冲冲地对江海天说道。

而高竹则道:“啥视频,我也看看。”

下一刻,晏文就在他们的宿舍群中发了某网站平台的链接。

这时候,王修平也回到宿舍,他是一路小跑过来,鼻梁上的眼镜都被震歪了,一推门就喊:“江副社长,我要拜你为师!”

显然,他似乎也看到了一些特别的资讯信息。

江海天被众人这么一闹,心中顿时一惊,点开视频链接后,自己看了起来。

原来,昨日体育馆内的种种,都被人发到网上了。

武术社与健身格斗社之间的比拼。

李如松横空出世,力压群雄的英姿。

江海天论道说法的语录。

标题一个个都起得夸张无比。

什么“龙虎相争,谁技高一筹”,“真人不露相,神仙竟在我校中”,“漫谈古今中外,道门修行乃第一”……诸如此类,不知是否是有人刻意在暗中推波助澜,取了这些耸人听闻、夸大其词的标题。

而就在江海天离去之后,李如松依然在体育馆中继续对众人宣传他的新社团,并且称江海天是新社团的副社长。

许多人当即就申请加入李如松的养生社,想要学学他所说的“百日筑基”。

现在,几乎人人都知道山水大学中冒出来了一个新社团了。

昨日之事,已成山水大学的头条新闻,甚至声名远播,流传到校外,连附近几个高校都知道此事,整个帝都的高校圈也有不少人产生了兴趣,开始关注。

当然,他们关注的主要对象不是江海天,而是李如松。

江海天只不过露一次脸,纸上谈兵,给人讲讲修道、东方武术、西方健身之间的异同罢了,理论知识固然丰富,可没有真正显现实力,许多人自然难以对他心悦诚服。

李如松就不一样了,此人实际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都明显超出常人,命功有成。

不管是学武术的,练肌肉的,搞街健的,都承认他算是高手水平。

养生炼炁这块,在普通人印象中就是打坐罢了,可以养养精神,放松放松身体,但运动能力似乎无法大幅提升。

而李如松的出现,就向所有人展示古代道门修行的成果,打破了常人的固有观念、刻板印象。

他的水平,远远胜过那些空谈玄理的“理论派”,以及一帮喜欢自吹自擂的宗教门徒。

一时间,李如松风头无两,成为整个山水大学的名人,被誉为本校第一高手,第一修士。

甚至,许多体育老师还有退休的老教授当天晚上就跑去找他请教修行的心得体会。

有些手眼通天的人物,还调查李如松的背景资料,想摸摸他的底。

一查之下,发现此人背景不凡,乃名门之后,家学渊源,能有此修为,并不为过。

至于江海天,则既不是什么宗派弟子,也不是名门出生,相反家世普通,因此远远不如李如松吸引眼球。

“江副社长,你是怎么练的?小时候是不是在某个山上,拜那种隐世高人为师,传你上乘法门?还是什么全真教、天师道的长老教你的?”王修平问道。

江海天笑了笑,摇摇头道:“我并非宗教门徒,从小也没有某个高人教我,基本都是自己从《道藏》中领悟的。”

“无师自通,那你真可谓是天才了!我听说道藏里面全都是繁体字、文言文,一般古文功底不足的人,根本看都看不懂,连表面意思都一知半解,更无法下手实际修行了。而且,据权威专家学者说,其中都是神神鬼鬼的封建迷信,妖言惑众,有价值的东西百不存一。”高竹查了查《道藏》的资料后,惊叹道。

“天才吗?”江海天露出一丝苦笑,在心中叹息一声。

“我可当不起天才这个称呼。世上如果真有天才,那应该是当年的师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