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诸法论优劣(中)(1 / 2)

“老先生您好。其实如若练武得法,也能以武入道,长生久视。只是一般的武学高手,往往练不到那等境界。想要以武入道,必须由外而内,练到内力自生之境,内外双修,并且克制欲望,不损精气,方可延寿。”江海天悠悠说道。

“修习外功的人,纵然横炼功夫大成,练出‘金钟罩铁布衫’,抗击打能力和战斗力极强,远超丹道周天的修士,但正是如此,反而寿命会缩短。因为他们把精气全都用在滋养血肉、骨髓之上了,透支了身体潜能,到老之后,一身伤痛。一些知名武术家,高手都是如此。李小龙三十三岁英年早逝,霍元甲四十余岁病逝。林龙林社长,我应该没说错吧。”江海天偏过头,朝林龙柔声问道。

古国武术毕竟也是华夏道统之一,他不想与武术界产生龃龉。即使他说的是大实话,但也得考虑习武之人的心情。

林龙是此道行家,知道江海天所言不虚,没有故意贬低武林中人。

习武之人,勤于练功,日积月累下,难免精气损耗过度,甚至受伤后没有及时救治,留下暗伤隐患,年老后疾病缠身,命数并不比普通人长多少。

即使是众所周知的宗师,都很少有活过百岁的人物。

“那内家拳呢?内家拳据说都是延年益寿之功效,和你们修行应该是相通的吧。比如张三丰的太极拳,他本人就是大宗师,寿命据说高达两百多岁。”杨老先生又追问道。

“内家拳的确与丹道修行相通,如能进窥上乘之境,同时做到保养气血,不损精气,不与人交手,不放纵欲望,亦可长寿。”

江海天顿了顿,又接着道:

“三丰真人乃是太极拳之祖师,他的境界毋庸置疑,亘古罕见。但那其实并非是单纯练拳练出来的,他的主修仍是仙道。拳术之道,仅仅是他用来活动筋骨,导引气血的法门而已,是他诸多修行秘法之一,远远不是他修行的全部。三丰真人功参造化,命功已超越人类极限。纯粹练武的内家高手,怎可能与他老人家相比?”

“一般的内家拳高手,不管是太极拳还是形意拳,虽比外家高手活得久一些,也不会胜过常人太多。譬如百年前公认的内家拳高手,孙禄堂、杨露禅等人,均是七十出头便仙逝了。更古老的,明末清初的那位举世公推的天下第一高手、武学巨匠、内家拳宗师王征南,只活了五十多岁就不幸离世。”江海天说起这些武术大家,言语间唏嘘不已,很是替他们惋惜。

这些前辈高人,一代武宗,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活到百岁之龄,没有达到人体自然寿命的极限。

他们中间的每一个,都可以轻易秒杀现在的江海天,在武学之道上的经验、见识、修为,远胜今人。

可惜他们要么练功过度,要么因身处乱世,心境因国事纷扰而不能秉持虚无恬淡之意,郁郁而终,诚为可惜。

“如今的时代,提倡运动养生。这道理本身是正确的,但很多人往往运动过度。比如跑步爱好者,有些人每天都要跑五公里乃至十公里,自以为身强体壮,远超常人,实则损耗血气过度,膝盖磨损不可逆,免疫力甚至不进反退,并不长寿。如果能够跑一休一,或者跑一休二,方为上佳,可比普通人多活几年。还有那些顶尖的专业运动员,为了争金夺银,创造世界纪录,难免要急功近利一次又一次突破自身极限,如此一来,身体平衡被打破,潜力透支,年轻时还无所谓,到老之后,一身伤病。即使功成名就,退役后一直养尊处优,精心调养身体,也只能达到普通人的平均寿命罢了,很难活到九十岁。”

“最下乘的,就是西方的那些健美冠军,肌肉狰狞恐怖,仿佛恶魔怪物,其实都是虚有其表,论起实际的运动能力,要比专业运动员差太多了。并且他们为了长肌肉,都注射各种科技药物,这类人都是短命鬼,寿命比普通人都要短。许多冠军都是三十出头就暴毙而亡,四十岁左右横死的也比比皆是,你们随便搜一下新闻,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了。那完全是一条极端邪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