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吾名江海天(2 / 2)

江海天步履匆匆,提气纵行,速度似缓实疾,身形起伏之间,暗合某种律动,尤其配合他胸腹之间的呼吸起伏,更显得与众不同。

数百步的距离,他只耗费了不过二十来次呼吸的时间,就闪越而过,予人行走如风之感。

若有高明之士在此,当可认出他非比寻常。

江海天在石亭之中,寻了一处干净空地,盘腿而坐,开始练功。

只见他眼睛半开半阖,似睁非睁,良久之后,眼眸大亮,精光暴闪,继而眉头微蹙,露出几分自责之意。适才,他脑中总是浮现出妖娆艳女,挥之不去,令他迟迟不能入静。

“今日心思浮动,久久不能入静,须得炼己一番。”

接着,他口中念念有词,吟诗道:“无情何惧体如酥,空色两忘是丈夫。识得刚柔相济法,一阳春炁去嘘枯。”

把这首诗反复念诵几遍后,他终于缓缓平复心绪,排空了脑中的各种杂念,渐渐入静。

而在离他数十步远的地方,一个被竹林遮掩着的身影,悄然冒出,正打量着江海天。

此人双目流转间,已将江海天周身上下扫视一遍,见到这青年松肩垂肘,含胸拔背,虚心实腹,眼睛半闭,身体自然盘坐,不由得暗暗点头。

并且青年呼吸之间,顺应天地,胸腹偶尔鼓荡收缩,仿佛有一团气在他胸腹间缓缓流动一般。接着,青年双手握固,胸朝前方挺出,头朝后仰,偶尔还微微抬肘,两臂朝两侧及后背打开。整个人的呼吸吐纳,肢体动作,配合得宜,隐隐有几分神气合一之状态。

此人凝神打量许久,瞧出了点门道,微微点头自语:“看来练的是肘后飞金晶之法,瞧他现在练功时的呼吸频率,每分钟低到三次,不知道他平时非打坐时的正常状态下是多少?若是连普通状态都达到十二次左右,那便称得上吐纳功力有些火候了。”

又过了一刻钟,此人瞧见江海天头顶之上,隐隐有一团热气蒸腾而出,不觉略感惊异,口中喃喃道:“本以为他才初窥丹道,至多百日筑基水平,没想到功力直追于我!山水大学中,除我之外,竟有此等人物。”

他这番低语,声音虽轻,但江海天此刻已入大定之中,洞察入微,灵觉极强,方圆五十步以内的一切动静,都能被他轻松感应到。

江海天缓缓睁眼,偏头望去,见数十步外,一人白衫罩体,长身玉立,静静地站在那里,犹如一株松树,正面带惊异地看着自己。他朝此人颔首示意,微微笑道:“这位仁兄,旁观许久,不如前来一叙,如何?”

那人见自身行藏暴露,不禁大感尴尬,又见江海天并不在意此事,还邀请自己过去,于是轻咳一声,阔步走去。

到了八角石亭处,他抱拳施礼道:“我是环保专业研二的学生李如松,看你面相如此年轻,应该是本校本科的学弟吧。”

“不错,吾名江海天,是生物专业大一新生。学长你好!”江海天此刻已站起身来,同样抱拳还礼。

“刚刚不好意思,我散步至此,无意间瞧见你在打坐,不敢贸然打扰,于是在一旁观察。现在这个时代,物欲横流,理论派的嘴修大行其道,真正能够静下心来修行的人太少了,所以对你产生了一点好奇,希望不要介意。”李如松致歉道。

“哪里哪里。我看李如松学长,你方才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只有十次上下,常人的呼吸频率一般是每分钟十六次左右。学长你大幅低于这个区间,显然炼精化气有成,不是等闲之辈。算是修行同道,今日得见,甚是有幸。”江海天恭维道。

他说的倒不完全是吹捧他人的客套话。如今的时代,许多人往往都是理论远大于实修的理论派,说起理论来头头是道,可真要论起实修层次,大多连入门都谈不上,或者也就是刚刚筑基入门的水平。类似李如松这种,起码也练到了经络周天状态的,算是真修行人,真高手了,当得起他一句“道友”之称。

李如松未料到,自己在暗处观察对方吐纳练功,对方竟也同时在观察自己的呼吸频率。

似乎应了尼采那句话:“当你凝视深渊之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此子洞察敏锐,还在我预计之上,能轻松探知我的呼吸频率,此番手段,的确不容小视!”

不过,他见江海天说话如此谦逊有礼,心中也放松下来,于是接着开口试探道:“我观察你刚刚练功,练的是肘后飞金晶之法吧?”

江海天含笑不语,既不点头也不摇头,显得有些高深莫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