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回忆总是梦醒时分(1 / 2)

在城市的街道行走,苏小煜的脸上刮过一阵阵的清冷

她躲在异乡的怀里,瑟瑟发抖。

又是一年的风霜,又是一年的残影。

飘落在寒风里的记忆,都化成无言的泪滴,悄悄隐去。

不知为何,她这样伤怀,有的时候,很忙碌,忙的精疲力尽,有的时候很清闲,指尖触到书的温度,她又孤零零的坐在图书馆,看着有些不大懂得书,看着所谓的人们的怅然,人啊,有时候还是习惯飘渺的,有谁能说一直在清醒着?也许只有那些有经历的人吧。

总之,对于她而言,日子虽算充实,但却飘渺,让她觉出这世界的混沌。

不知为何。

有时她很想家,很难过,很想找个熟悉的朋友聊一聊,但她总是找不到。

不是那些远在异乡的老朋友,就是交往未深的新朋友,这半年来,她最大的体会就是少了那些一起为学业打拼的同甘共苦的朋友。

有些话有些事不知向谁说,现在变得不爱说话了。工作了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满足,她当初一心想要逃离的依赖,一心想要得到的经济独立,并没有想象中的满足和释怀。反而复杂的事复杂的人,各种目的,她不知道社会是否有更大的不堪等着她,但现在她是有些失落的,莫名的空洞,学习、工作、旅游、户外活动,各个方面她都涉及而且乐在其中,但是总有那么一两个时光,她会觉得失落,感觉生命中少了很多东西,既不知少了什么,又不知为何。

街道上人影稀少,她看向霾霾的蓝蓝的天空,仿佛看到了飞絮在空中乱舞乱飘,她看到飞絮组成了一个人脸,那个人好像是潜意识里重要的人,又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人,在她努力回想的那一瞬人脸却急急的消失了。

这时的她,对待生活时,看到白纸上的黑点而忽视了白纸其他地方的纯净,人都是这样吧,一张写满字的纸上,如果写满了黑字,只留下一点空白,你会不会只看到空白呢?恐怕你连这是白纸都不知道,只因为悲观的情绪。她有的时候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悲观,动不动就伤怀,也许,人就是人,不必忌讳个各种情绪,可是现实的世界里还是应该让快乐多一些吧。

她还记得她的一个社会学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很是淡定,好像超脱了一样,看破世俗的感觉,让她相当佩服,他每谈及各个方面,总是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的陈述,让她觉得这可能就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孔子所说的积极入世,也许,大隐是隐于市的,中庸可能也是最高的认识水平,她还需要修炼,也许达到老师那个水平,就不会像庄子那样整天愤愤然了,看待一个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正是这样,心情好的时候,什么都是那样美好,心情不好的时候什么都那样灰暗,看淡这些之后,就可以自我暗示了,从自己着手,也许每一种事物都会拥有其该有的色彩。

人生本是那样的飘渺,在天地中混沌里也不过是短短的一瞬而已,何必斤斤计较,何必自我伤怀,短暂里本该拥有快乐充实和意义,不要让恶劣的环境影响了你的心情,人生本来不就那样吗?她想起了《百年孤独》这本书的书名,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她试图以最坏的一种感觉,最平静地一种感觉安慰自己。

她拉了拉衣领,双手插进大衣口袋里,快速向地铁站跑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