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过场60(1 / 2)

县试虽然一共有五场,但其实只有第一场最为重要,是正场,剩余的四场考试纯粹就是府试模拟考试,第一场如果中选了,考生就直接有了考府试的资格,所以原则上只考取第一场也是可以的。

因此,众考生也对第一场最为重视,考前基本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这第一场考试的准备之中,花费了大量心血,而此刻众考生全都安安静静地做在考位上,不敢有丝毫越矩行为,生怕因为自己的一点不妥举止将此前付出的努力都付之一炬了。

根据清代的规定,第一场考试的考题是以“四书”为出题范围的八股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其中四书八股文又称“头题”或“首题”,是四书正文中出题,要求阐释,二十岁以上的考生和以下的考生拿到的问题是不同的。二十岁以上的称为“已冠文题”,二十岁以下的称为“未冠文题”,二者题目并没有难易之别,只是采分时宽严不同。

将纸镇好,用砚台磨好墨在答卷上填写好个人信息后,孔昭易便在严密的考房之中静坐起来,等待考题的到来。

过了一会儿,孔昭易就看到衙役举着题目牌子出现在自己面前,他凝目仔细看去,看见了上面的两道未冠题,题目是“不以规矩”和“不亦说乎有朋”。

闭目沉思,孔昭易脑海里的文字流淌起来,两道题的来源都非常清晰和简单,并不是四书里的生僻句子。

前者语出《孟子·离娄篇》,原章云:“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后者出自《论语·学而篇》,原章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前者为单句题,较为容易,后者为截搭题,更难一些。

孔昭易秉承着先易后难的想法,考虑先答第一题。

原文重在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然而此文题只出“不以规矩”四字,因此作此题不能连下句一起说,只能在此四字上思维发挥。

孔昭易静心凝神,厘清利害,打下腹稿。以“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与巧矣。”此两句破题,先抓住“以”与“不以”正反两面,以靠规矩,不以靠什么,只是“明”与“巧”,用一“恃”字,便有文章可作了。

没一会,孔昭易就提起笔墨,打开草稿纸开干,很快,一篇洋洋洒洒六百多字的八股文便在草纸上成形了,此时距离考试开始仅仅只有两刻钟。

孔昭易接下来并没有立即答另一道题目,而是专心于修改草稿,然后将其小心地誊写在答卷上。

誊写文章之时,孔昭易尤其小心,因为四书八股文的答题格式极为严格,不光要求了每行要写多少字,而且四书文必须由考生自己点句、勾股,字数不能超过七百字。

另外就是写字一定要写标准的小楷字,不要过多地涂改。因为无论是字迹潦草还是涂改过多,都有可能被作为“污卷”而直接落选……

当孔昭易在草纸上为第二道题打完草稿,正打算再给草稿打磨一下之时,也就是考题展示大约一个小时后,他突然瞥见了学署教官正要进入考场,孔昭易连忙将放到一边的第一份答好的答卷拿了出来。

学署教官走入考场之中,按照先近后远的顺序来到一个个考生身边,低声提醒考生停下笔,然后学署教官便拿着染了印泥的金属小印在考生答卷上写作的答案末尾按印。

此举被称为“打印”或“盖戳”,阅卷人可由此知晓考生答题的快慢,如果未写一字便已经打印,那么后面的答案写得再好,都会有请邻桌考生代答的嫌疑。

而孔昭易的座位比较靠前,因此,当孔昭易将第一份答卷摆放整齐后,学署教官便来到了孔昭易身前,用印章在孔昭易的试卷上盖了个戳。

见着学署教官离去,孔昭易这才如释重负地吐了口气。

而在另一边,一些还在打草稿的考生看着空白卷子上的大戳欲哭无泪,悔恨不已,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

恐怕有人会想,为什么考生一定要打草稿而不是直接在答卷上作答呢?

这是因为考生答卷时被要求正式的试卷和草稿都要写,文字也必须相符,叫作“真草俱全”,这一点和现代很不同。每场考试当天下午交卷时,试卷和草稿都一同上交,并且考卷上的考生姓名要弥封起来。而之所以提交草稿纸,是为了避免借于他人,同时也可以作为审查答案时的参考。

并且由于答卷只有一份,再加上若是在答卷上多次涂改就有可能直接被黜落,就算成功到达阅卷人手中,成绩也会特别低,因此,根本就没几個考生敢于直接在答卷上作答。

孔昭易没心思关心这些倒霉蛋,而是继续将心神投入了草稿的修改之中,没多久,疏漏都被改了过来,孔昭易便抬笔誊写文章——说以学而深,即可决其朋之有矣……

到了巳时第二道试题五言六韵试帖诗的要求便开始在考场中展出——“‘卓荦观群书’,得书字”,这一题是没有已冠和未冠区别的。

孔昭易琢磨了半个时辰后也终于整出了一首令他满意的试帖诗,虽然没能像其他文抄公搞出名流千古的佳作,但是却胜在四平八稳,应付一场县试完全是够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