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 优点42(1 / 2)

刘领导发话了。

叶蒙闻言停了下脚步望过来。刘领导无奈道,“叶总监,不要怄气,怎么跟小孩子一样?先回去。”

然后他转头看向刚才和叶蒙说话的老专家,“谭教授,讨论可行性肯定要有个标准才行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谭教授为难地说道,“刘领导,这个空中机场完全就是一种超出常规认知的事物,很难确定明确的可行性标准啊。”

“那连大概的也给不了吗?”刘领导反问道。

谭教授邹眉想了下,然后像是艰难地下定决心一样,“首先以严格证伪来作为标准肯定是不行的,工程问题仅通过口头会议交流是很难严格证伪或者证明的。所以,判定空中机场具有可行性的标准是,不存在哪个问题看起来明显解决不了。”

叶蒙问道,“这个看起来明显解决不了是怎么定义的?”

谭教授摊开手说道,“刚才不是说了么,没法严格定义。不行的话你给个定义?”

叶蒙也知道这种模糊用语是无法准确定义的,但现在有了标准至少比没有标准好,于是他走回原来的位置,说道,

“那好吧,我们继续。介绍下立体机场的几个优点,这里不保证对这些优点做严格论证,但至少保证这些优点不会看起来明显实现不了。”

见会议继续,刘领导松了口气,今天这么多专家在这,要是研讨会就虎头蛇尾结束了,一方面是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另一方面他这个会议主持者也没面子。

叶蒙开始介绍立体机场的优点,“第一个优点是,立体机场比平板机场更稳固。在场很多专家都很了解力学,所以这点你们很容易看出来。”

平板机场的气囊都布置在一个平面上,浮力等效作用力点和机场重心差不多在同一高度,在垂直风力作用下,浮力相对重力形成的力矩太小,这样容易产生转动。

转动比移动对机场的影响更大,因为机场整体很重,移动加速度很小,对客机起降影响很小,但转动会导致机场倾斜,这样风险较大。为了避免平板机场转动,需要在平板机场下方安装大量吊载单元才行,不划算。

而立体机场高度高,可以通过相应布置,让机场浮力等效作用力点明显高于机场重心,这样机场在风力作用下更容易恢复平衡,所以更稳定。

“但是立体机场受到的侧风也更大啊?”有个航空专家说道。

叶蒙答道,“侧风主要影响移动,而前面提到机场移动加速度不大,一般没什么影响。当然如果机场持续移动加速,那样侧移速度也会比较明显,所以机场侧壁需要安装一些大风扇,再受到大风力侧风时反向推动机场,避免有较大侧移速度。”

“那这样在大风天岂不是风扇要一直开着?得消耗多少电力?”专家继续质疑道。

“不是的,”叶蒙摇摇头,“风扇只是为了避免机场有较大侧移速度,并非阻止机场侧移。如果大风比较稳定,机场侧移一定距离就会稳定下来,这样对飞机起降也没多大影响的。只有风力忽大忽小,并且一直是这种情况,风扇才要一直开着,但这种情况很少。”

见没人还有问题,叶蒙继续介绍,“立体机场的另一优点是有多条跑道,能进行更高效的起降,这点也是从效果图就能显示出来的。另外,立体机场以后还可以往高处增加更多柱体,继续提高起降效率。当然,这只是初步假象,还没有相应方案。”

“为什么是往高处扩增而不是往水平扩增呢?”一个航空专家问道。

“因为那样对地面的光线遮挡就太严重了。”叶蒙进一步解释,“图上的立体机场是宽1公里,长2公里左右的尺寸,在一千米的高度上,这对地面光线遮挡已经比较明显。地面已经无法造居民区,但造工厂之类的建筑还是可以的。”

但如果继续往水平扩增面积,那下方空间尤其靠北区域的光照条件会变得很恶劣,可能连工厂都不适合建造。

“但往高处扩增后,侧风会明显增强,机场整体扭曲怎么办?”航空专家继续问道。

“往高处扩增的机场不代表和下方机场要连为一体,可以间隔几百米,也用缆绳连接,就像下方机场和地面之间的连接那样。”

“你确定这样行得通么?其中的技术难点都考虑到了?”航空专家邹眉道。

“不是很确定。”叶蒙说道,“正如刚才而言,这只是初步猜想,还没考虑过实现方案。”

“那你还提了干嘛?”航空专家不满道。

“提一下也不行么?”叶蒙反问道。

“提这种连基本实现方案都没有的假想只是浪费大家时间。”

“嫌浪费时间你可以走,又不是我请你来的。”叶蒙面无表情说道,他现在完全没必要对这群专家客气。

那位专家正想继续反驳就被旁边的专家拉了一下,他们今天是想否掉空中机场不假,但用这种低级的批评方式毫无用处,只会显得自己像是故意找茬一样。于是这位专家就没继续发言了。

叶蒙见状就继续往下介绍,“立体机场的下一个优点是,客机起降更安全。”

更安全?

叶蒙这句话引起了众人的好奇。

“有一点不难看出来,立体机场的柱体中只有沿中轴方向会有风,也就是说,柱体中没有侧风。”

什么?!

一众航空专家突然反应过来,既然没有侧风,那岂不是就意味着——

此时又听叶蒙继续说道,“没错,立体机场客机降落不会遇到风切变问题。”

果然!

风切变时风向转为垂直于客机飞行方向的情况。

客机降落时遇到风切变,尤其时快落地时遇到风切变是最危险的,这时客机需要将机头迎向侧前方,并且通过很精准的操作才能安全降落,非常考验机长水平。这是地面机场以及平板机场客机起降的最大安全难题。

虽然由风切变引起客机坠毁的事故非常少,但几乎每年都会有客机因此冲出跑道或者损坏起落架,因此复飞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而且在风切变中降落,乘客就会感觉像坐过山车一样,落地之前心都是悬着的,体验非常不好。

叶蒙前两天到达长水机场时之所以乘坐的客机在天上多盘旋了一会儿,就是因为当天风大,前面有两架客机首次降落没成功,需要尽快进行第二次降落,因此让叶蒙所在客机继续在天上盘旋等待。

叶蒙当初提到空中机场方案就是因为这个问题,而且当时他所指的机场方案就是立体机场,因为没有侧风的立体机场中不存在风切变问题。

这是航空界的一项革命性进步啊!

台下的航空专家们不淡定了,纷纷相互讨论。不过有的航空专家却注意到事情没这么简单,于是有专家说道,

“不对吧,柱体中没有侧风,岂不是意味着如果外界有风切变,客机在进入柱体那一刻所受侧风就会瞬间消失,那这样客机岂不就是一下就往柱体侧壁撞上去了?”

哦,对啊!其他人这时才反应过来,柱体中没有侧风反而更危险了。他们都看向台上,想知道叶总监会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柱体入口侧壁上有很多孔,这些孔的数量从入口往里逐渐减少,这样客机在进入入口后所受侧风就不会突变,并且侧风会逐渐减小,也就没什么风险了。另外有的侧孔上装有风扇,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调整侧风大小,让风力往里平滑过度。这些设计没在效果图中显示出来,因为没来得及画。”

哇塞,不亏是叶总监!在场众人刚在心理夸赞道,又听见谭教授问道,

“这样侧风是没有了,但气流变成顺风怎么处理呢?”

客机要能够飞起来,就需要气流相对客机的速率足够大,但如果刮顺风,那相对速率就会减小,这样就可能导致客机因为升力不够而坠落。顺风问题也是个影响客机起降的安全问题。

叶蒙说道,“可以安装一些指向客机逆向的大风扇,将顺风抵消甚至变成逆风就行了。”

“这些风扇就安装在柱体通道里?”谭教授邹眉道。

如果真这样那大风扇岂不是可能会阻挡客机行进,所以叶蒙说道,“当然不是,安装在柱体之间就行,风从柱体壁上留出来的空洞中吹进来。”

“那这种逆风与入口处侧风混在一起形成乱流怎么办?”

“将风扇装的离入口处远一些,这样风经过长距离吹过来,在柱体截面上各处已经均匀分布了,就不会形成轮乱流。”叶蒙答道。

“你确定这样行得通么?有没有气动模拟验证?”谭教授继续质疑道。

“还没有做这方面仿真工作,不过应该问题不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