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万吨级飞艇组装厂设计方案26(1 / 2)

让台下众人惊呼的不仅仅是这座组装厂的巨大尺寸,而是他的怪异结构。

组装厂的截面大致看起来就是个大写的H型,中间横线大概处于三百米高的位置,这是组装厂的顶棚,而最奇怪的就是横线上方的结构,那是一座座悬索桥。

横线上方的两条竖线就是悬索桥的两个锁塔,二者之间是往下弯曲的主缆,主缆与下方横线之间是一根根竖直的吊索。

另外锁塔面向建筑外边的一侧也有一根根主缆伸出去,一直伸到地面,总长度看起来接近千米。

叶蒙等大家议论一阵后,开始正式介绍,“大家可能看到这个结构后也大致明白了为什么要采用这种下部是建筑,上部是桥梁的设计结构。原因也简单,我们的飞艇艇身主宽度有280米,厂房顶棚跨度至少300米,而不借助外物能横跨300米且不变形的材料,在地球上几乎不存在。”

几乎所有材料都是抗拉不抗压的,直观表现就是要将一个东西往两头拉断,一般是远远比将其挤压变形或压断难得多的。

哪怕是碳纳米管这种超级材料,如果可以造的很大,那只要头发丝粗的碳纳米管就能吊着一艘万吨巨轮而不断,但如果将其横过来,当跨度超过三百米后不需要吊什么东西,它自己就会往下弯。

因此为了防止组装厂顶棚变形甚至垮掉,其上方就需要用吊索吊着,并且顶棚本身的钢架也要做成多层三角架结构。

既然顶棚上方有吊索,那么悬吊索就需要有东西拉着,现在最成熟的方案就是用悬索桥结构,在两个锁塔之间吊上一根主缆,主缆下方再吊着吊索。为了防止锁塔被往里拉歪了,锁塔外侧就需要有其余主缆拉着。

“跨度三百米的悬索桥只能算是小型悬索桥,相比起那些跨度一千米的悬索桥算不了什么,另外虽然外侧主缆长度接近一千米,但和千米跨度悬索桥主缆长度相比也不算什么。比较有难度的是这些锁塔都位于三百米高的建筑墙体上方,不过我想这对于各位专家而言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我说的没错吧?”

叶蒙说完后就看着大家,等待回应。

过了一会儿,一位桥梁专家开口了,

“看起来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但是我大致数了下,每一侧的锁塔都有二十几座,如果把顶部结构看做一座座桥梁的组合体的话,那就相当于有二十几座桥梁,这还不算下面墙体和顶棚。但我们造一座桥一般是按年来算,现在这个大家伙的工程量实在太大了,不知道要多少人参与进来,要造多少年才能完成?”

叶蒙点点头,“那看来在设计方面没有太大问题了,至于工程量太大倒的确是个问题,不过这其实就是投入多少人力物力的问题,如果能请上万人来施工,那么可能一两年就能完成了。”

“哈哈哈哈哈”

听到叶蒙这话后台下发出一阵笑声,刚才那位专家继续说道,

“叶总监知道上万人的施工费有多少么?”

叶蒙平静说道,“没算过,但施工费连同厂房本身价格全部加起来,应该不会超一百亿。这个价位我们能够承担的起。”

话音一落,现场鸦雀无声。

一百亿什么概念?虽然在网上动不动就见到哪家公司市值超千亿万亿,但人们对这些巨大数字的财富是没有多少具体概念的。对于现场的工程师们来说,他们最常接触到的相关金钱数值大概就是一亿,而这样的工程一般需要做一两年。

一百亿的工程,如果只是他们原规模的队伍去做,那就要做一百年才能完成,基本就是一辈子都做不完。而台上的叶总监说出一百亿可以承担时的平静表情,更是让他们心情复杂。

此时叶蒙继续说道,“关于施工费用的问题暂时不用操心,至少设计费用我们现在就付得起,而现在只是对工程进行意向性的讨论。”

“组装厂的核心设计其实已经体现在这个概念图中了,我这里也只有一些主要参数作为参考,如果大家愿意接收这个项目的设计订单,那么详细的设计图以及施工方案,大家应该可以自己完成制定。”

“当然桥梁公司的专家们可能还不清楚厂房内一些具体结构,如果想了解的话,这个可以在设计厂房时询问建筑公司的专家,因为上一座千吨级飞艇组装厂就是他们设计的,而万吨级飞艇组装厂的内部结构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变得更大了而已。”

“这里主要说说两个比较特殊的设计。第一个是厂房中的大通道结构。由于厂房巨大,所以各种结构没必要像寻常建筑那样按照人类这种尺寸来做,比如一个房间就做三米高,门才有两米高,完全可以做大一些。”

“不是,叶总监,”一个专家打断道,“你这是要干嘛?不按人的尺寸设计那按什么尺寸设计?”

“大型机器人。”

在叶蒙来之前,邵康就专门叮嘱过不要将机甲泄露出去,因为体感时代目前资金较为充裕,所以机甲这款产品可以完全由公司自己出钱干,而对这种产品,在问世之前最好不要对外透露,这样后面会更好卖。

而如果组装厂设计方问起,那就说是大型机器人,毕竟体感时代已经有远程机器人了,那么研制出大型机器人并用来施工也不是特别奇怪。

叶蒙感觉这种营销手段没太大意义,不过也不是大事,就答应了。

“大型机器人?这有用么?”听到叶蒙的回答后,提问的专家有些不敢相信,毕竟远程机器人他们都只是在网上见过。

“有用的,组装厂内有些工作载荷较高,比如搬几百公斤重的东西,用大型机器人搬运会比较方便。”叶蒙回答道。

在场专家将信将疑,不过他们不是机器人专家,也就没继续质疑,但那位专家还是有疑问,

“可是真的有这必要么?为了能够使用大型机器人,就让整个组装厂设计成大通道结构,这样比较难。”

“难应该不是指设计难度增加吧?主要是设计工作量加大。”叶蒙说道。

由于大部分建筑通道都是按人类尺寸设计的,如果按大型机器人来设计,那就相当于通道都要重新设计,虽然难度上不大,但工作量会增加不少。

叶蒙继续说道,“适用于大型机器人的大通道结构是有必要设计的,至于增加的设计工作量,我们会将设计费增加一半。”

嗯?

众人眼睛一亮,加钱的话似乎也不是不可以哦。

“当然,图纸交付日期不变,大家到时候要辛苦一些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