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乘法口诀(1 / 2)

待议事大厅人都走了,都已经快要正午了。石解语坐的久了屁股有点疼,写字写多了手腕酸。一副比打拳还累的模样。

南寒看着石解语桌子上那一摞纸,虽然有些看不懂,但看着一些分类的字样,猜出都是一些价格啊,渠道啊,区域来往什么的。

“圣女这个办法倒是新鲜,现场记录下精要的数据,可方便进行对比。以往我都是他们走了再一一翻看账本,一看就是一两天。像今日这细节之处,我肯定也是看不出来的。”

南寒翻看着她记的那些纸,除了看不懂的符号,还有一些数字的合计,也是看不懂。但好像是一种算法,一种没有用算盘的算法。

“这是算法吗?”南寒看着纸上七七八八的记录。

石解语知道这个朝代是没有阿拉伯数字计算的,目前使用的是最流行的珠算十六制和留头乘算法,她如实说到:“这是一种用最少笔画记录数字的算法,用起来还行。”

她默默的收起了她记的纸,要解释现代口算法,可能太难了。

走的时候她问寒叔:“明天还有吗?南宫敛说的每天都要来?”

“我们这个议事是一个月一次,一次大概半日。苑里的采买是每日一次,大概半个时辰可以结束。”

“好的,谢谢寒叔,那明日再来叨扰您。”

石解语和南寒告了礼,就回半园去了。

南寒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对她的聪慧认识又深了一层。如果说一个女人没有背景和强大的娘家,那有聪慧和格局也是很难能可贵的,眼光可以培养,格局心胸确是成年女子再难培养的。

随后一个随从跨进雅兰阁,“寒叔,京城那边传来消息,说石家当年有两个女儿,出事那年大女儿10岁,是皇上把她藏在宫里才躲过了抄家。小女儿是因为身子羸弱,一出生就送去了外庄养,出事那年4岁,具体为什么没有抓到不得而知,去向也不明。”

“当年跟在老主子身边的是南益,看来要尽快去寒山寺一趟才能问到了。”南寒听了汇报,喃喃的自言自语着。

……

石解语回到半园,吃了午饭睡了午觉,把自己上午的材料数据又清理腾挪了一遍。

这个朝代的货币换算还是很清楚的,500文是1钱白银、100钱白银是1两白银、10两白银是1两黄金。工钱结算以日结、月结为主,大多一个劳动力一个月能有2两白银;布匹流通以麻布为主,南方织造流通性强;粮食相对单一,米面为主,土豆红薯很少作为主食,所以对水产旱地种植依赖性很高;经济市场流通性比较高的地方也就那么几个,这个商贸重地:宜州,虽是县级域制,但南北陆路,东西水路四通八达,比一般的直属府域强的多。

在这个地方驻巢,倒是选的很讲究,进可直抵皇城,退可隐身西南,怎么都有路。

这种地方按照历史书上写的历来都是重要管辖之地,可是这个地方连个县官府邸都没有设,南宫敛这个和尚皇亲,简直就是山大王。养了一堆苑内强将,又是暗卫又是侍卫的。皇帝倒也放心。

她正磕着瓜子,想着这些素材出神。

“你这些符号都是什么意思?”

石解语吓了一大跳,嘴里的瓜子一阵弹崩儿,有个裂缝夹着她内嘴唇,一下子撕裂了一个小口,她尝到了点点血丝味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