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风来71(1 / 2)

相较于在右北平用蝴蝶翅膀扇起来的一阵风,公孙敖此时的心思却并不在这。

他先是用骑兵暗中封锁了辽东跟卫氏的边境,再跟当地的卢县令碰头后,以太守令提前征发当地的徭役,动员了上万百姓待命。

待一切准备妥当,公孙敖带人前往浿水的入海处,亲自登上一块高耸的礁石,远眺着面前波涛汹涌的大海。

并不是谁都有赋诗一首的才情,此刻公孙敖心里更多的是一份战前的焦躁感。

一身蓝袍的公孙忠按剑匆步而来,郑声禀报道:“少主,家里面的人手都准备好了,卢县令动员了全县的民夫,皆按军伍重新划分统率。

卢县令正带着余下的老幼妇孺在西岸待命。

捕鹰者也已经伙同流民进入了卫氏领地,上游的一部罪囚和西岸的高嵩子也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渡河东进。

万事俱备,我等必能将东岸的粮仓一举吃下。”

首次策划数万人规模的作战,公孙敖这段时间内的压力不可谓不大,他深知此次越境冒险,不是大胜便是大败,容不得半分大意。

公孙敖面色肃然,沉声问道:“东岸的卫军今日情况如何?”

“还是老样子,除了诱骗流民过江,并未有提高警惕的动作。”

公孙敖心中暗定,悠悠道:“朝廷的大患在北方,倒是让卫氏有胆钻了空子。

浿水沿线的防守如此松懈,简直是天助我等。”

一转念公孙敖又问道:“北方大山里的南闾如何?”

“据襄平城内汲太守传来的消息,宿框已经将两江之地划入苍海郡的事情知会了南闾,此时南闾正在山寨中召开诸酋大会商讨。

据我北方哨骑侦查来看,南闾的前锋已经下山,并在山南下营以待。”

公孙敖微微颔首,叹道:“尔今万事俱备,唯欠东风了。”

见一旁的公孙忠欲言又止,公孙敖笑道:“怎么,有话说?”

公孙忠带着几分疑惑道:“少主,此战我汉军除了少量斥候,皆不得进入卫境,仅用百姓、家丁和土匪流民,真能成事?”

连麾下最倚重的大将都心有戚戚,可知公孙敖此计必然是兵行险着。

公孙敖平静的望向海面,反问道:“你可知为何本将的冒险之举,上得到了朝廷、蓟城和襄平的默认,下又得百姓拥护,甚至连对岸的齐王都默认支持?”

公孙忠沉吟片息,摇了摇头。

公孙敖解释道:“辽东战后要行生养之策,先前的亏空必然要填上,而这些钱粮要从何来?

历来的手段无非是下掠之于民,但你也看到了,辽东流民遍地,东逃卫氏者不计其数,再行征要便会激起民变。

民变在即,此策便不通,备选便要掠之于商,但辽东动乱,民商早已经死伤殆尽,剩下的皆是树大难动之辈。

我与太守初来乍到,岂能直接在边郡逼反豪族,这岂不是顺了匈奴人的意,胡再北来,以何拒之?

至于掠之于官同样难行,战争随时即来,郡内必然要团结一心,聚力而抵方能卫国。

动三者皆有顾忌,但亏空必然要补,否则生养定然无从谈起。

故我才建言掠之于邻,好在这个邻居同样不安分,已成边地小霸。

卫氏三代,积兵十万有余,已经是辽东仅次于匈奴的大患,此举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公孙忠缓缓点头,道:“如此看来此行非胜不可。

不过倒是汲太守面大,能借来齐王的大船。”

公孙敖笑道:“这里面除了人情,更多的倒像是逼不得已。

辽东今年的粮食必然要解决,今秋蓟城燕地的产粮自身难保,朝廷为了减少路上靡费必然会选择就近调拨,你说陛下会调哪里的粮秣来赈济辽东?”

公孙忠即刻恍然,笑道:“原来齐王也是顾自家啊。”

公孙敖没再接话,他是攒局者不假,但同样各方都有心思,不过若无各方支持,此行便更是镜中花水中月,自家就算奋力想捞也决然捞不起来。

正说着,不多时只见海面上陆续冒出黑点,很快水军的大舰便显露身姿。

片刻一艘小舢板靠到了岸边,亲兵引领而来,为首的是个校尉,一上来便恭敬抱拳道:“公孙将军,我家将军奉命前来助力运粮。

至于河东局势,请将军谅解我家将军的难处,适逢国丧,又无长安尉府调令,我大汉水陆两军皆不得越境行战。”

公孙敖颔首,自家都不敢冒险将汉军投入东岸,更何况请来撑场子帮忙的人。

公孙敖肃声道:“你家将军所虑公孙敖自然知晓,你等运粮即可,战获分成,自然按汲太守信中所诺。”

校尉躬身抱拳,道:“末将替水师的弟兄先行谢过将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