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谣言祸三人57(1 / 2)

案头上的公孙敖端起漆碗,小嘬一口酸梅汤,再活动两下发酸的肩膀,顿感身心舒爽,低头眼瞅着满案卷竹,方才体会到远行的不易。

各式准备千头万绪,对接京中的各个衙门多繁琐,虽无人从中故意阻碍搪塞,但循规蹈矩下时间亦是飞逝。

算算日子,离启程的时间骤短了起来,尤其是公孙敖还有自己的打算,一来二去留下来的时间就更少了。

此次赴任辽东事事亲为,量入为出下,也算是给公孙敖一次小考,目前看来准备的还算不错,但累惨了的他知道,需要招人。

将公孙勇送来的花名册又拿在手中细细端详,汲黯推荐的宿框是重点关注的对象不假,但公孙敖却不会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多方接触下,收获是有,但多是在长安混不下去的小吏,再或者便是浑水摸鱼之流,想着去地方上作威作福。

真正有本事能堪用者,不是嫌弃自家庙小,难养大佛,便是不愿远赴苦寒边地,再者便是狮子大开口,借机让公孙敖知难而退。

有几个公孙敖觉得合适的人选,他甚至亲自登门去请,奈何还是被人婉言谢绝。

吃了苦头,公孙敖不禁自嘲道:“都说成事在人,但这第一步人就卡住了,动弹不得啊。”

现成的吃不上,公孙敖心中便有了培养人的打算,既然大才难求,不如从零抓起,无非是多花费些时间罢了。

想到此处,公孙敖刷刷两笔,派人知会老爹和李娇,要从两家选出些人来着重培养,以观后效。

但这种远水终究难解近渴,想了想公孙敖还是决定去亲自拜访一次宿框,若是此去不成,他便只有在辽东当地再想想法子,补充人手了。

唤来公孙勇,主从二人一身简装骑马出府。

来到宿家酒馆不远处的驿站,公孙敖便下了马,出示印信让公孙勇将马寄存到此处,步行前往。

午时已过,此时店中只有一桌客人剩了留底酒,想来也留不长,好容易得空的宿王氏在柜台后撑着下巴渐生困倦,稍一顿便听门响,一抬眼便见两个衣着锦衣的大汉走了进来。

察觉到这两人不是寻常庄户,宿王氏赶忙热情的绕出柜台,脸上挂着笑意道:“二位贵人莫不是走差了,小店往西百米处就是家大店,衣食住行皆全。”

公孙敖自来熟的寻空桌坐下,道:“不妨事,小店自有小店的味道。”

宿王氏见推辞不得,一边用抹布将桌面又擦了擦,一边介绍道:“小店只有浊酒、煮豆,怕是要慢待贵客了。”

另桌的胡老三见此,心中一紧更是不愿意多留,不舍的将碗底残酒一口蒙了,舔了舔唇这才用袖口擦了擦,对着公孙敖两人笑着点点头便擦身而出。

公孙敖四下打量小店,笑道:“锦衣玉食吃多了,浊酒煮豆亦不失其本真。

店家先来壶酒,再来盘煮豆。”

“诺。”

宿王氏知道这是遇上两个寻新鲜的主了,也不多话,招呼身后的公孙勇坐下后便麻利的端酒上菜。

公孙敖浅尝辄止,倒不是因为嫌弃,而是觉得自己喝茶更舒服。

公孙勇倒是来者不拒,嗦豆倍香的。

不多话的主仆二人耐心等了起来。

话说胡老三背着纤绳出了酒馆,没走多远迎面就碰上了来喝酒的李大,念着都是酒友的他一把拽住老伙计,神秘兮兮的说道:“这会宿家酒馆里有贵人,换一家吧,切莫冲撞了。”

李大眼睛一瞪,哼道:“你莫哄我,就宿家那两丈地,若不是酒钱贱,人都没个,还能有贵人瞧上?”

胡老三翻了个白眼,骂道:“老子好意醒你,不信就滚。”

说着胡老三骂骂咧咧的背起纤绳就走,李大扛着锄头碎骂还了一句,抬步奔着酒馆而去。

酒馆内不大一会功夫,公孙敖瞧着公孙勇面前堆砌的小山,心道这小子出门前不是刚吃过,真是不长脸。

公孙敖起身走到柜台前又要了盘煮豆,见宿王氏忙着从锅中取豆的功夫,瞥见了案上的账本竹简,起了兴趣的他出声问道:“店家,闲来无事,这账本可能借来瞧瞧?”

宿王氏盛豆的手一顿,随后笑道:“都是一两文钱的买卖,贵客要看就看吧。”

公孙敖拿起竹简,印入眼帘的是规整的小篆,虽然每笔账目都超不过十文钱,但记录方法准确,其中价目明晰,新旧帐一目了然。

公孙敖不禁赞道:“店家账目清晰,字迹规整,比之朝廷公文不逊几分。”

听着夸耀,宿王氏嘴角难掩笑意,乐道:“都是吾儿弄的。”

话罢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宿王氏的眼中带出了几分忧愁。

宿框?以小窥大,有此技艺做个从官不差,就在公孙敖心中寻思间,只听门外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宿娘子,老样子,打酒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