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辽东太守不是我54(1 / 2)

听着刘彻的意动,公孙敖心底的忐忑终于松下心来,面前的两人都是天下一等一的人物,引导他们的思绪太难了。

总不能直说这次匈奴必然改弦更张,伊稚斜会是新单于吧。

自己又不是半仙,再说汉军能临时起意进攻单于庭,过段时间要是草原上传来於单赢了,那也无可厚非。

刘彻显然不想在猜测的事上多费工夫,转口说道:“行了,此事朝廷会小心部署,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公孙敖知道正事来了,正襟危坐的正声道:“臣想任职东北,率兵伐胡。”

“东北?”

刘彻不禁狐疑了起来,朝廷刚刚收回河朔,短时间的目光和精力必然是在此。

如何站稳河朔和抵御匈奴人反扑,以保持关中的绝对安全,这是第一要务。

现在公孙敖想要远行东北,一时间刘彻也猜不透其中的诀窍,不过聪明如他,也开始思虑起东北各郡的近事来。

刘彻道:“你继续说说吧,让朕和卫青也听听你的高见。”

听语气公孙敖不禁有些心虚了起来,他必然要班门弄斧一番了。

武帝和卫青都是以关中为本位的思考方式,在他们眼中东线的辽东各部,是边角非核心,属于决策中可以被牺牲的部分,但在公孙敖眼中自己这还兜转在国内呢。

而且除了时常入寇的匈奴骑兵外,东北各族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势力,至多是些大大小小的部落联盟,汉军占有优势。

这也是公孙敖敢开口的原因,干好了,东北是最容易出成绩的地方,年年入寇,太守被杀,差也不会比现在更糟。

但这衍生出的问题便是想要让朝廷将资源分配到辽东,必然是难上加难。

心中略微一顿,公孙敖继续说道:“此次朝廷夺取河朔,这是匈奴国内为数不多的产粮地,这等于卸匈奴一臂。

匈奴其余四肢分别为跟陇西接壤河西、以及更西边的西域,以及辽东郡以北,大鲜卑山以东的林海雪原。

此三地所产之粮若失,匈奴不过是游牧散居之邦,朝廷杀其一人,则其少一人,刀枪剑戟无一可补,必亡矣。

先前汉匈对战中,朝廷已经分别打击了其单于庭部和左部,匈奴的这两大部皆有损伤。

但我军唯独对其右部所掠甚少,从单于庭所获地图中可见,和对娄烦白羊二王的交谈中可知,匈奴右部幅员辽阔,草场众多,这其中必能孕育出强大的骑兵。

未能彻底击败匈奴右部前,朝廷想取河西,乃至探臂西域,只能是镜花水月。

东北则不同,此地当年乃东胡旧地,燕将秦开北拓之地,与我汉土紧密相连,相较于其余两地,东北应属熟地,开守皆易。

匈奴自冒顿始灭东胡部落联盟,历届单于对大鲜卑山以东的扶余、肃慎诸部多也是鞭长未及,任由其臣服发展。

而大鲜卑山以西鲜卑、乌桓诸部乃慑匈奴之威而俯首,非真心降服。

若朝廷能于其中抽丝剥茧,拉拢分化则胡蛮俯首,断其兵源,进而撬动诸族反匈,则其左诸部必将动荡。”

刘彻若有所思,道:“此策倒是有些像下围子,先抢住一角,进而以点带面,撬动全局。”

卫青也是说道:“若是真能成,匈奴左部今后必然不敢全力南下,袭我代郡、渔阳等地。

匈奴人要分兵看顾东边,时刻警惕我汉军骑兵自辽河西插其后,夹击与他。”

刘彻跟问道:“你想怎么做?”

公孙敖目光灼灼道:“高筑墙,广积粮,缓进兵。”

当公孙敖嘴里说出这话的时,不难发现刘彻的脸黑了,比起结硬寨打呆仗的零敲碎打,此时的武帝家底殷实更倾向于大兵团对大兵团,立竿见影的聚歼匈奴人的有生力量。

卫青作为嘴替,出声质疑道:“这前六个字必然要用到大量的人,东北各郡民户本就不如中原和关中,又历经战火不断。

尤其是今年开春的河朔之战,我东线遭受匈奴主力轮番打击,李广、韩安国两位将军殊死搏杀,战线虽未溃,但亦是勉强,各郡民户再度损耗,可谓凋敝。

朝廷此时正欲兴建朔方,恐怕无力支援东北打开局面。

再说辽东自燕国时,北部就地广人稀,发展农业,能成吗?”

瞧着刘彻不住的颔首,没想到啊!你卫青浓眉大眼的也护食。

今天这饭我公孙敖抢定了,迅速组织语言道:“燕国当年修筑的北长城以南,农耕由来已久,燕人和东北各族都种得,我大汉亦能种得。

至于屯耕无法成形,只不过是碍于没有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若是能有安心发展的时机,臣觉得东北之土不逊关中。

至于人口,可用灾民。

朝廷开疆拓土不就是为了安置百姓,与其等大灾之年,让灾民在豪强之家充作隐户,不如收拢起来,源源不断的送来开垦辽东,为朝廷开辟新税源,罪犯囚徒亦无不可。

只要能在辽东打个样,今后新服之地朝廷亦可照猫画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