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余味37(2 / 2)

这使得贵族们对东线的进攻也是心不在焉,深怕从软处会突然冲出汉军主力,让自己倒了霉,心中都在暗暗祈祷着霉运别来自家这边。

作为前线的直接责任人,於单和乌维此时都低着头,连眼神都不敢接军臣单于狼一般的眼神。

军臣忍住怒意,耐着性子问道:“长安的细作可有消息传来?”

“回单于,按约定今日能到。”

话音刚落,就听帐外唱喊道:“长安密报。”

在全帐人的目光注视下,军臣拆开蜡封的密信,看着看着手便抖了起来。

随后他竟然胸中气急,噗的一声,从嘴中喷出来一口鲜血,连人也是肉眼可见的倒下,所幸被左右侍者接住,未直接摔倒地上。

“大单于。”

“父王。”

缓过劲的军臣一把推开冲上来的於单,鼓着劲站了起来,咬牙走到了牛皮地图前。

他用手拭干嘴上的血渍,盯着地图看了许久,随后将密报扔给於单,道:“念!若是真按信中所言,卫青兵团是要偷袭我大匈奴的河朔草原,那就麻烦了。”

众贵族闻言立刻鼓噪了起来,质疑声不断,毕竟这消息跟他们的判断完全是南辕北辙。

“消息会不会有假?”

於单肃言解释道:“这怕不会,此人跟我们合作多年,消息历来准确无误。

此次他更是言明,这消息是汉宫内部传出来的,绝不会无地放矢。”

乌维带着三分怀疑,沉声道:“我军前几天做战前侦查时,确定发现了正在向东线支援的卫青兵团。

前军斥候亲眼所见,岂会有假?”

鲜支秃阿同样带着疑惑道:“这可让我不太相信,卫青要偷袭河朔,为何会先向东北行进,再转而向西,这整整兜了一个大圈子,劳神费力。

汉军最佳的选择应该是由上郡北上,直扑河南地进而扫荡,随后借着浮桥渡过黄河,进攻阴山南,如此行进岂不是更方便,而且关中运粮也是捷径。”

勃蔑虎略带怀疑的说道:“难道汉军东进是在迷惑我等?

汉军故意让我军觉得其主力在竭力驰援东线,而他们则做大迂回运动,主力暗中直扑河朔。

若是如此,此举既将我等迟滞在燕代的坚城下磕碎了牙,又阻止了我主力骑兵由东向西快速支援河朔,好争得时间,一战合围河朔。”

听着勃蔑虎的话,军臣也沉不住气了,他环顾众人,问道:“合围,你们看这有可能吗?”

乌维沉声道:“也就是说,作为汉军主力的卫青兵团,将在右部的眼皮子底下遛进河朔。

从白羊王和楼烦王的侧肋插入,由东向西腰斩两部守军跟北方草原的联系,然后再沿着大河朔流而上,一举将两部守军合围吃掉。”

帐内诸王诸将闻言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下这个结论。

老狼般的军臣受够了贵族们的推诿,他质问道:“说呀,有没有这种可能。”

於单硬着头皮回道:“依儿臣跟卫青在雁门北打交道的经验,再根据其偷袭龙城、单于庭的战术来看,儿臣以为,有这种可能。

卫青现在对骑兵军团的机动运用,和汉军骑兵与日俱增的远程奔袭能力,已不在我大匈奴的精锐骑兵之下。”

见左贤王如此高看汉军,老顽固的罗姑比哼道:“不要神吹那个卫青,汉军若是那么能打,也就不会被我大匈奴死死压制了六十余年。

今日的渔阳、上谷就是最好的例子,汉军只能龟缩在城里,像只乌龟般不敢伸头。

至于龙城和单于庭也只不过是卫青本人运气好,一直幸运的没有遇上我主力骑兵,这算不得什么光彩事情。

再说那时的卫青麾下也不过一万骑兵,若按汉廷传来的消息来看,汉军想要我大匈奴的河朔草原,汉军必然要抽调数万精骑才能达到预期。

在座的都知道,一万和数万这里面可不是简单的数字相加,如此大规模的骑兵远距离奔袭作战,能不能做到尚是未知。

而且汉军还要增加难度,不被我军有丝毫察觉,这简直难以想象。”

军臣横眉问道:“你是说没有这种可能?”

挛鞮产跟风道:“大单于,似乎没有这种可能。”

“没有!那卫青军团现在何处?”

“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