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准备31(2 / 2)

最后朝廷出面警告,收敛了的公孙敖这才让公孙无忌和公孙车带着钱,分别前往齐梁二地,购买粮秣运往燕地。

在长安去往燕代的必经之路上,运粮的马车队刚过,几个藏在路边的人便跳了下来。

他们分工明确,看辙的看辙,探路的探路,不一会就又聚了过来。

“百夫长,这车辙印很深,车上的份量够足。”

“前面还漏了些粟米粒,看成色还是今年的新粮。”

“看来跟淮南府送出来的消息差不多,汉廷在往东线运粮,连新粮都舍得拿出来。

如今长安粮贵,汉廷是真要在燕代跟我大匈奴开战了。

将信传回去,飞鸽和快马一起北上,务必要做到万无一失。”

“诺。”

“马上要开春了,泥泞下物资难运。走,咱们去盯着汉军的南北大营。”

“诺。”

单于庭内,军臣看过信后问道:“这事你们怎么看?”

鲜支秃阿扯着嗓子喊道:“大单于,汉廷这次居然敢明目张胆的往东线运粮,这是吃了豹子胆,明着要跟咱们来一场。”

勃蔑虎疑惑道:“难道真是前两仗让汉廷打出了自信,准备在燕代跟我大匈奴来一场正面大战?”

见众人犹豫不决,须卜涂勒哼道:“难道我们还怕他们不成,要打,咱们就奉陪,谁怕谁!”

争吵下,军臣扭头问道:“於单,乌维你们两个呢?”

於单沉声道:“龙城和雁门北两仗下来,汉军已经不惧我军,这是事实。

或许是汉廷知道了我军在东南的布置,想借此喝退我们也说不定。”

军臣冷脸呢喃道:“你是说有人泄了密?”

乌维道:“十余万大军,几十万头牛羊,很难保证一丝风都漏不出去。

左贤王说汉军已经不惧我军,交战必然也是汉军所想才对。

臣倒是觉得,与其咱们在这问题上猜测,还不如派人盯着雁门代郡方向。

汉廷的兵也是有数的,一旦有大动作,必然会从这些屯集重兵的地方抽调军力,汉军往哪支援,哪里就是汉军真实的目的。”

军臣眼神一转,道:“乌维所言正合本单于意,传令下去,大军继续集结在大鲜卑山西南,不得迟延。

另外让右部紧盯着雁门代郡,看看汉军的边军要去哪?”

“诺。”

……

望着一车车粮秣送到前线,李广看着金灿灿的粮山,大笑道:“真好啊,有了这些粮食,将士们杀敌也更有劲。

咱老李就没打过这富裕仗。”

自打渔阳事后,韩安国倒是因为公孙敖的话心中畅快了些,他拿起一把粟米,金黄色的米粒从指缝中流下。

他叹道:“有了这些粮食,匈奴人必然不会轻易放过渔阳、右北平方向喽。”

李广敛起了笑意,沉声道:“韩将军是觉得胡人会见财起意?”

韩安国将粟米放入车中,拍了拍手,道:“朝廷放任公孙敖如此施为,咱们就该知道,此战我汉军主力不会来支援了,咱们呐,得靠自己了。”

老李也是沙场宿将,心中自然也有几分预感,道:“安国兄,你我也是七国之乱时打出来的交情,我老李是直性子就直说了,朝廷怕是要拿咱们当饵。”

韩安国颔首道:“不羁侯代百姓捐来的粮食只是第一,估计不久你我两兄弟就该升官了。

朝廷就是要让匈奴人的目光牢牢盯着咱们东北,陛下这是又有大动作呐。”

两位老将不由的心中唏嘘,曾经的他们也是沙场中的主角,而随着卫青、公孙敖等人的快速崛起,老将不免黯然。

李广大度道:“不管是当主也罢,当饵也罢,只要能为大汉打匈奴,咱老李就必然竭力而为。”

韩安国笑道:“你我又何必较真,不如咱老兄弟猜一猜,朝廷的目标是那?”

李广思索两息,沉声道:“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游骑甚至都跑到了甘泉宫,那时广以良家子从军,得任中郎。

景皇帝时,我任上郡太守,匈奴亦是袭扰不断。

当今陛下雄才伟略,广猜朝廷必然不会让旧事重来,诱匈奴主力于燕代,伺机夺取河朔以卫关中,方为上上之策。”

韩安国道:“老兄所说十有八九,如此一来,你我的担子不轻呐。

既要钓住匈奴主力,又要防止匈奴气急而报复百姓,难。”

李广寻思道:“安国兄,在渔阳的办法倒是能用,让地出去让匈奴人跑,咱们以坚城为依托,坚壁清野,绝对能磕匈奴人一嘴血。”

“能吃下边地百姓的唯有蓟城,燕王怕是不许。”

李广拉起韩安国,道:“走,你我老兄今日就算是豁出老脸去,也要让燕王和国相点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