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不好混27(2 / 2)

要知道他三兄弟和於单拥有同一个祖父和先祖父,此时却要相互猜忌,命运流传,王室倾轧谁能避免。

伊稚斜利落的站起身子,盖棺定论道:“行了,少作女儿态,传令下去,大军撤围渔阳,北还!”

三子起身扶胸,低首应诺,很快匈奴的左部大军移师北撤。

在北还的途中,乌维带着数十亲卫打马离开了队伍,他们一行目标明确,直奔漠北的单于庭。

......

雁门北之战的战果上报长安,经过讨论,武帝命李息总领雁门北长城的防守并派人召回了卫青和公孙敖。

此战跟匈奴主力正面一战,汉军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代价不可谓不大。

两人赶到长安时已是月后傍晚,拜别了卫青的公孙敖回到了府中。

公孙勇等人随军出战,没了玩伴的霍去病自然也久不来了,府中只余几个仆人在忙前忙后,不禁显的有些清冷。

好在公孙敖旅途劳身,草草吃了些便躺在榻上睡熟了。

第二天还在赖床的公孙敖就被府外的吵闹声打扰,带着三分不乐的他对着门外问道:“何事如此吵闹?还让不让人睡了。”

门口守着打盹的公孙勇赶忙接话道:“少爷,今个长安城内八成是没有清净地了,卫夫人今春为陛下生下了皇长子,今冬满岁,整个长安都在庆贺呢。”

卫青当舅舅了?

我婚都没结呢。

顿时,公孙敖睡意减了大半,打着哈欠问道:“陛下可曾赐名?”

公孙勇笑道:“赐了,名据。”

瞧着公孙勇笑的跟自家媳妇生了似得,公孙敖不忿道:“你有夫人吗?傻乐个啥?”

公孙勇较真道:“少爷可不能这么说,陛下有后,国家必稳。

再说您和卫将军交好,这卫家发了,你也跟着沾光不是。”

公孙敖翻了个白眼,你知道的太多了勇,卫家发了你沾光,卫家凉了你不得陪葬?

现在还远没到卫家昌盛的时候,一后两个大将军,后面还坠着太子和未来权倾朝野的霍光,武帝这次是彩礼没少付,但这嫁妆是真心令后世帝王们艳羡的。

想到此处,公孙敖完全没了睡觉的心思,索性直接起身来。

随手披了件熊皮毯子,公孙敖坐到了火盆旁,脑海里却在想着如何维护这段来之不易的友情。

或许自己应该离开卫青这个大腿,毕竟汉军中不能只有一个声音,百花齐放才是最好的结果,想到此处公孙敖沉默了下来。

见公孙忠走了进来,公孙敖示意二人坐,问道:“先皇后现在何处?”

公孙忠顿了顿,道:“先皇后陈氏,元光五年因“惑于巫祝“的罪名被废黜,现居长门宫。”

公孙敖不禁叹道:“昔日金屋藏娇犹在耳,尔今故人却归长门宫了。”

公孙忠问道:“少爷何故由此一叹,咱家跟陈家素无来往,再说谁家没有子嗣能不着急?怨只能怨天不降子了。”

公孙敖摇摇头,解释道:“只是有些感叹罢了,传令下去我家以后减少跟卫家的来往。”

公孙勇一听立马问道:“为什么啊?”

公孙敖白了他一眼,解释道:“他家要贵不可言了。”

公孙勇咕哝道:“少爷这话说的,我总见人往权势之家上靠,没见谁发迹了,还特意躲远远的。”

公孙敖懒得跟棒槌解释,倒是一旁的公孙忠缓过味来了。

比起今后遇上不可抗力,跟愈来愈强的卫家硬作切割,现在主动退避,更能少得罪人心,也显得不那么刻意,毕竟鱼争上游时,谁也不会在意身边流过了多少水。

公孙勇见公孙忠似乎明白了,赶忙拉着他问。

公孙忠悠悠道:“陛下喜得长子,而今后位空虚,母凭子贵,卫家这是要飞出凤凰了。”

“啊。”

公孙勇张大的嘴巴显然并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也许在他心里,跟自己的伙伴们相约打猎,逗娘子,才是主流。

见公孙敖沉思,公孙勇低声问道:“少爷,可是要我私自下去吩咐?”

公孙敖顿了顿,决定道:“这不是什么秘密事,把人聚在一起,当堂明说即可。

咱们家也不是不漏风的墙,长痛不如短痛吧。”

“诺。”

经过这么一闹,公孙敖睡意全无,抱腿之心更是惨遭打击。

换腿这事,换好了好说,一旦换不好,必然跟百年后的某布一样了,勇猛无敌不假,却被冠名三姓。

想到此处,公孙敖暗暗摇摇头,今后的日子不禁令人迷茫。

望着堂外的落雪,公孙敖悠悠叹道:“这世道不好混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