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堵截归途(2 / 2)

呴犁湖看着父亲不似往常雷厉风行,好奇的出声问道:“父王,我们不赶着回去催动大军,跟大单于一起东进吗?”

伊稚斜摇了摇头,悠悠道:“慢慢来吧,必死的兔子都能飞了,更何况这只狡猾的兔子还藏进了深草窝里。”

说着伊稚斜跳上仆从牵来的战马,马鞭一挥,乘马而走。

尚未反应过来的呴犁湖转头问道:“大兄,我主力东进,这伙汉军还能长翅膀跑了不成。”

乌维亦摇了摇头。

三弟且鞮侯试探着说道:“两位兄长,你们说父王的意思是不是说,汉军骑兵已经有了奔袭漠北的本事,父王觉得左贤王这次抓不住他们。”

乌维和呴犁湖相互一望,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可思议,汉军突袭漠北,难道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

自知大闹了狼穴,卫青和公孙敖哪里敢在漠北草原上耽搁片刻,他们借着夜色甩开追兵后便立即组织大军兜头南下,一头扎进了分割漠南漠北的大幕戈壁中。

戈壁荒漠成了汉军最佳的掩护,单于庭守将帖牟戈更是怕这股不按常理出牌的汉军去而复来,故只派出了少量的追击骑兵,就这些骑兵最后也是半道而归。

追兵罢途,唯一摆在汉军将士面前的就是老天了,他们被漠北的大风吹裂了嘴唇,背负着沉重的武器、军甲,努力行走在滚烫的砂砾上,秋后的烈日让将士们都活脱脱掉了一层皮。

马队在戈壁上连成线,军旗也耷拉在了旗杆上,现在骑兵们除非万不得已才会骑上马,更多骑兵则选择苛待自己,为了爱惜马力他们选择了牵马步行。

有着匈奴向导和沿途少量的水源补充,汉军以顽强的毅力在戈壁荒漠中穿行。

走到一半路,卫青在多方考量后下令减负,汉军将士将能舍的东西都扔了,受伤的战马也尽皆遗弃。

随着时间的推移,顽强的汉军终于在后半段路程上幸运的找到了前路,大部队汇合到了原路上,一切都好了起来,在连续熟悉水源地的滋润下,汉军再一次成功走出了戈壁。

一出来戈壁的公孙敖立刻扔了缰绳,边用袖子擦着汗,边躺在了黄毯般的草地上,久违的舒爽感涌上心头。

作为大军的主心骨,卫青绝不可能跟着公孙敖摆烂,他警惕的环顾四周,知道诸军濒临崩溃,士卒战力已竭。

不过行百步者半九十,都到了这个点了,决不能松懈一时致使功亏一篑,最后一步往往是最难的。

卫青先派出了哨骑探路,随后命各部都尉统计大军人数,寻找身后散落掉队的士卒。

歇息片刻,卫青干裂的嘴唇再次下达命令道:“不许停留,列队往上谷方向进军。”

公孙敖这次识趣的没有跟卫青唱反调,因为按着沿途浪费的时间推断,匈奴人绝对有时间从雁门北赶到上谷,撒网将他们堵在草原上。

行军半日,前军斥候打马而来,禀报道:“将军,我军先前遗留下来的车阵,正在被匈奴骑兵攻击,看敌军人数当在万骑左右。”

卫青和公孙敖相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诧,匈奴人真是好快的速度。

这些车兵都是跟着公孙敖从代郡出来的,若是尽舍了,折损半数大军,再加上前面的桩桩件件,公孙敖回长安后怕是没啥好下场,毕竟他做的孽有些小多。

公孙敖顿了顿,忍痛低头道:“我军长途奔袭,前后又历两战,此时士卒力竭,绝没有再战之力,绕路而归吧。”

龚虔等将亦是低下了头,他们知道这是最理智的选择,但却也最伤人心。

作为曾经主帅的公孙敖决定要舍,其余都尉纷纷望向卫青,此战他已经俘获了众人的敬畏,大家都在等他的决定。

思索片刻,卫青肃声道:“先让哨骑向西搜索,看看匈奴人是否只此一支孤军,若是孤军,我军并非没有机会。

此战我军已经舍弃了许多,但这次并非必舍不可,车阵在前,只要我骑兵从匈奴阵后突然杀出,前后夹击下匈奴人必然以为我军早有埋伏,或可一举喝退敌军。”

眼见自家大腿再度发力,公孙敖内心里自然是想救的,但理智依旧占据着他脑海中的高位。

公孙敖急声问道:“我军在漠北闹翻了天,这个胡将不会不知,他有胆子放?”

卫青信心满满道:“我军速度之快,仅仅比预期晚了一天功夫,匈奴人决不会算到,我们就是突袭漠北的汉军主力,此为乱中取利。”

很快哨骑就送来西面的情报,卫青判断出这是一支先锋孤军,自然他的选择就是汉军的选择。

此次公孙敖没有再退缩,他和卫青的军旗飘扬在阵前,汉军整军,预备竭力一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