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终如愿,合兵向北(2 / 2)

事已至此,公孙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说道:“反正已经是这样了,你若是不拉兄弟一把,就直接拿刀宰了我,省的我回去送命。

这样你接手我部兵权,谁都说不出个啥,就算今后闹到陛下那里,也是你占理,怕什么!”

卫青黑了脸,公孙敖这货明着就是在拿万余汉军的性命要挟他。

片息,卫青深呼一口气,扭头喝道:“军司马!”

“末将在。”

卫青咬牙吩咐道:“记录,公孙敖为将肆意妄为,谎报军情,其罪本足以伏诛,但念在行军途中军情紧急,现特事特办,收回其兵权,禁足,战后再着有司判罚。”

不待抱拳的军司马反应,公孙敖赶忙将烫手山芋般的虎符扔了过去。

小人得志般的公孙敖赶忙接话道:“卫青,还有我部兵马呢。”

卫青狠狠瞪了公孙敖一眼,说道:“再记录!公孙敖所部无将,自此与上谷兵团合兵,受车骑将军暂且节制,越权之举,青战后当前往有司议罪。”

“诺。”

达到目的的公孙敖一脸惬意,这让历来谨慎的卫青再也没忍住,自己身为外戚处处小心,没想到竟然毁在这夯货手里,气急的卫青抬腿就是一脚解恨。

公孙敖甲胄在身,能有什么伤?他装都不装,直接躺在草地上放声大笑了起来。

经过这么一闹,再加上两军合流,今天大军自然是走不了了,卫青着手重新整顿兵马。

当忙了半天的卫青跑马回来时,发现公孙敖这货正美美的炖着一锅羊肉,眼见锅里的肉咕咚咕咚冒着泡,他人蹲在一旁垂涎。

卫青主动坐了过去,用刀捞起一块肉,抓住骨头,烫嘴的吃了起来。

公孙敖浑不在意,嘿笑道:“怎么,都处理妥当了?”

卫青瞥了他一眼,默默点了点头。

公孙敖用刀将锅里的羊肉搅了搅,恬着脸说道:“其实那日在朝堂上,韩安国老将军说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此次我汉军四路而出,难免会有分散之嫌,草原上也容易被匈奴以多击寡,我能来投你,可谓是一片苦心啊。”

卫青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此时他也不想再跟公孙敖计较,开口说道:“前面不让你跟来,是因为你部可以攻打沿途的杂胡小部,略有战果即可班师,如此大军可保无虞,朝廷也不会过多责罚。

但我跟你不同,陛下因为姐姐的缘故拔擢我为将军,此战我只有胜和战死两条路,公孙兄你又何苦来趟这浑水。”

公孙敖插起一块最肥美的羊肉递给卫青,笑道:“你就当我公孙敖将宝全部压在了你身上,我坚信跟着你,我可以封候拜将。”

听此混话,卫青无奈的摇了摇头,封候拜将岂是易事,想了想也不多计较,就当是安慰了,接过递来的羊肉,卫青大口吃了起来。

一时间两人身边只有篝火里的树枝,在时不时劈啪作响,锅里的羊肉也肉眼可见的到了底。

待饭饱,公孙敖主动问道:“咱俩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你想怎么打?”

卫青作势躺在草地上,抬头望着浩瀚的星空,悠悠道:“在上谷时,我麾下哨骑曾抓住了一个匈奴什长,那什长嘲讽我是陛下的小舅子,是靠着女人的裤腰带才当上的将军。

由此可见匈奴人并没有将我卫青放在眼里,轻敌大意下,匈奴人必然防守松懈,这自然是我军打突袭的好机会。

根据匈奴向导的建议和今日哨骑的临场侦查,我本打算轻骑突进,在匈奴单于庭和左部草场的薄弱缝隙处穿插而进,伺机寻战。

我部快速飚进下,敌我同时处在运动中,匈奴人轻易也难以捕捉我军动向。

不过你率部而来,又是车骑混编,速度上大军已经提不起来,此策怕是难以再行。”

没了奔袭,哪来的龙城?这蝴蝶翅膀可不兴扇。

公孙敖赶忙说道:“不,卫青,你的判断是对的。

当时我在殿中所述车骑混编,是为了防住匈奴骑兵正面冲阵,但此次不同,既然匈奴人轻视我等,那我们就抛开战车,轻骑突进,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得到肯定的卫青眼中带光,一股脑从地上弹了起来,说道:“果然还是你懂我,我寻思匈奴防守的重点必然在云中、雁门方向,我军快速突进,沿途如风,草原广阔,只要我军不做纠缠,匈奴人必然难以看顾。

奔袭最危险处莫过于回师途中,不如将车兵留在原地隐蔽,一为事后接应,二保护后路不失。

一旦我们在北面打起来,吸引住匈奴人的目光,南面的车兵当无后顾之忧,如何?”

眼见卫青重新踏上正途,公孙敖心中露出了老父亲般欣慰的笑容,他起身抱拳喝道:“公孙敖领命。”

得到支持的卫青亦是紧紧握住了剑柄,此战不胜不休。

第二天,卫青望着战车上满满当当的各式物资,震惊之余也只能佩服公孙敖胆肥,有这些武器和粮秣,车阵可保无虞,大军后勤无虞。

留下车骑五千作为留守,卫青、公孙敖二人带领一万五千骑,打马奔赴草原深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