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张耳陈馀和张良 忠秦拜祭太昊伏羲陵63(1 / 2)

走到村口时被两个自称里监门与里正卫的人拦住,要忠秦出示他的验传。忠秦拿出来给两人看,当看到南阳郡郡丞忠秦,路引为公差时。两人深施一礼道:“原来是南阳郡来的大人,欢迎啊。”

忠秦问道:“两位兄长如何称呼?”

其中一人说道:“我叫刘口,是这里的里监门,他叫刘全是这里的里正卫,我们两个也就是这个村儿看门的。”

忠秦仔细打量着这两个人,感觉这两个人不是一般人,举止投足之间,不失礼仪。更象是那种很有学识的人,与百姓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名里监门是一位长者,不到五十岁年纪,那名里正卫是一个中年人三十多岁,从两人的关系看,情同父子一般,那里正卫刘全对里监门刘口尊崇有加。

接近上午巳时,忠秦感觉腹中有些饥饿,自从放弃了长生,也食了人间的烟火。忠秦突然感觉,生命有限也没什么不好,参与人世的轮回不正如那花开花谢吗,完整的经历四季,何尝不是一种美的体验呢?

忠秦向刘口与刘全讨吃的,并且拿出了百钱给两位,说自已不白吃,愿意付给饭钱时,刘口与刘全十分的高兴。

刘口说道:“这好办,这顿饭就我们三个人一起吃吧,就让刘全去买些猪骨肉过来,我们一起炖肉吃。“

忠秦把钱交到了刘全的手中,刘全高高兴兴的去陈家集村中的肉铺去了。留下忠秦与刘口两个人在一起闲谈。

忠秦问刘口道:“老人家,看这陈家集村子很不一般啊。“

刘口笑了笑说道:“那当然了,陈家集百姓的祖先哪,全都是楚国灭掉陈国后遗留的皇亲国戚,还有名流与商贾啊。虽然经历了这么多年国家的更迭,可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呀。村落大,人心齐,百姓抱团,所以过的都很富足。这里自然也就成为了陈郡的模范示范村了。这里经常会有来自各地的官员过来考查学习。“

“我一路走来,看这里的农田都不种粮食,全都种些经济作物,麻。“

“是啊,这陈家集家家种植麻,就这样原材料还不够用呢,靠周边县大量发展种植才勉强够用。这里家家都从事纺织与编织业,大量纺织的布匹与编织的物品被卖去秦国各地,所以这里的百姓才都生活的这样富足。有钱了自然也与官府的关系更加的融洽。“

忠秦公子这才明白,这陈家集为何建设的如此阔绰,这村口写着村名的大牌坊也是如此的大气。

“公子这名字取的挺好,忠秦,忠于大秦。不知公子贵姓啊?“

“晚辈免贵姓闲,闲人的闲。“

“还有这样的姓氏?老夫还是头一次听说啊。“

村口不断有村民经过,很多的村民跟刘口打着招乎。刘口十分的热心,经常与路过的村民相互交流,你家的牛找到了吗?你家孩子什么时候办喜事,我帮你通知街坊和邻里。你家老人病好了吗?我知道哪儿有个好的郎中。

看来这刘口是个很热心的人,喜欢交往,没有人与他说不来。常常还有小孩子过来和他玩儿。这是一个交际狂,没有他不愿意结识的人。

不一会儿,刘全买了带骨的猪肉回来,买的还不少,还买了些酒,还带来一个大的陶盆,装在一辆小推车上,推了过来。在村口大门旁用三块石头把陶盆架了起来。又从附近的人家打来水,从别人家门口柴草剁取了些柴草过来,生火煮肉。也没什么调料,也就是食盐,这已经很不错了。刘全也懂得食盐要最后放入,肉才会煮的软。还有一些小米,等吃完肉以后,在汤中下入小米煮,就能吃到肉汤粥了。

三个人在村口煮着猪骨肉,那香气飘得很远。

肉快熟的时候,闻着味儿过来一介布衣,穿着看似一位普通老百姓,可长相却是十分的俊美,相貌如同富人家漂亮的女子一般,睿智的眼神,高挺的鼻梁,红润的樱桃小口,看上去三十几岁的年纪,颌下无须,只是神态间流露出一股傲气。

“男生女相主富贵,来者定然不是寻常人。“刘口对着忠秦说道。

来人看来腹中也是有些饥饿了,从他那看向煮肉陶盆的眼神就能知道他是多么想从中分得一杯羹。

刘口笑呵呵迎上前问道:“你是何人,请出示你的验传。“

来人视线这才转向刘口,只见他对刘口鞠躬行礼后把验传拿出,当刘口看到上面写的人名时,心中很是欢喜。但看到一旁的忠秦时,却又装作很平静的样子。

“原来是到陈家集做生意的商人啊,和农铺联系好了吗?“

“之前未曾联系过农铺,今日特地过来了解行情。“

忠秦早已瞥见那验传上的人名,张良字子房,忠秦瞬间明白了,张良那可是反秦的明人,只是没被通缉而已,这刘口也不可能不知道。如此看来,刘口这是对忠秦公子起了戒心了。也许是和忠秦的名字有关吧,再加上忠秦又是秦国南阳郡的官员。

忠秦走近陶盆,看着满陶盆的猪骨肉,再看看张良有些饥饿的样子,笑道:“子房兄,今日这酒肉也不少,不如一起过来吃如何?“

张良非常吃惊,问道:“小兄弟认识我?“

“刚才瞧见你的验传上有你的名字,兄弟与你并不曾相识。“忠秦说道。

刘口与刘全见到忠秦直接呼出张良的名字时,也非常的吃惊,当听到忠秦的解释时,才明白过来,原来是不小心让他看到了张良的名字。不了解这忠秦是什么意思,如果他真的是忠于秦国,与之交往还是要小心,说话就不能随意的说。

“猪骨肉煮的也差不多了,放好食盐我们就可以酒肉开席了。“刘全说道。

四个人围坐在陶盆旁,刘全拿出几个觞碗来。

忠秦把酒倒入四个觞碗中,四个人开始饮酒食肉。这肉骨香气扑鼻,腹中顿觉饥饿,四人开始大块朵颐。

食间忠秦拿出腹前腰间的匕首矩子令来切割肉块。当三位看到匕首刀身上的矩子三个大字和阳令标志时,更是大吃一惊。

三人几乎同时惊呼:“矩子令?“

忠秦十分的惊奇,问道:“你们都认识这矩子令?“

张良说道:“天下人谁不知道矩子令是墨家的矩子所持,带领墨家子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维护天下公理与道义。“

刘口激动的问道:“忠秦公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矩子令会在你的手上?“

“矩子令在我的手上很奇怪吗?“

刘口说道:“这矩子阳令自从墨家矩子腹䵍去逝之后,人世间就再也不曾见到,不想今日竟然出现在小兄弟的手中,怎不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忠秦笑道:“矩子令世间重现,自有它的使命。重振墨家声威,关心百姓疾苦民生!”

张良说道:“小兄弟年纪尚轻,却己经身负重任,令人敬重。”

张良看了看刘口与刘全,两人虽兄弟相称,却情同父子,一个不到五十岁,一位三十几岁的样子。

张良说道:“刘口兄你两位我看也不象是一般人,讨口饭吃的寻常百姓没有两位身上特有的学识与品德!”

忠秦也仔细观察起了刘口与刘全两人,也感觉两人哪里有些不对,两位注重礼节,爱好交往,说话时又显得很谨慎。

刘口与刘全举起酒敬忠秦与张良,四人一饮而尽。

四个人一边饮酒一边交淡,兴致正浓,突然从村外过来了几个人,原来是东湖亭的亭长要请几名县吏去陈家集的酒楼吃饭,来到陈家集的牌坊门前见到刘口与刘全,还有两位陌生人在一起煮肉吃,竟然还聚在一起喝酒时,亭长上前一脚就将那煮肉的陶盆踢翻,并将酒坛也给踢碎。刘全非常气恼,想要上前理论时,被一旁的刘口一把扯住。

“守门聚众饮酒,违反守门规定,如果放入了通缉的犯人你们承担的起吗?这两个人是干什么的,请出示你们的验传。”

忠秦与张良看着一脸骄横的东湖亭长,表现的不屑一顾,这亭长走近两人继续说道:“没听到我说的话么?请出示两位的验传。”

忠秦上前一脚将这东湖亭亭长踢倒在地,亭长身边一起的几位县吏一看情况不对纷纷都拔出剑来,忠秦也从身后亮出了宝剑。

几名县吏来了精神,感觉立功的时候到了,如果能抓住这两个不明身份的逃犯,不但会有很大的奖赏,加官进爵也说不定。只见领头的说道:“兄弟们,将这几人拿下可是大功一件。谁也不许退缩,一起上。”

忠秦不慌不忙,握紧了手中的宝剑。等待这几个人一起发难时给他们些苦头吃。

终于,几个人发起围攻,纷纷举剑刺向忠秦,忠秦也不浪费时间,一剑划过,几把剑都溅出火花,滋滋之声响起,几位县吏的宝剑瞬间就脱手掉落在地上,只见这几人持剑的手掌乌黑。开始恶心呕吐,混身打颤,瘫坐在地上。

忠秦收起了宝剑,张良与刘口和刘全看的是目瞪口呆!没想到忠秦会在一招之间轻松制胜!

瘫坐在地上的几名县吏就象是中了邪,难受的要死,手掌又麻,又烫,又疼,又痒,还恶心到呕吐。不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公子到底施展了什么法术。举手之间就让自己一方的这几个人立刻同时失去了战斗力。这也太可怕了,闻所未闻哪!

刚刚从地上爬起的东湖亭亭长立刻就被眼前的场景吓傻,直接就跪在了地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