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刘季忠秦留城游东山 拜祭微子与目夷墓57(1 / 2)

接下来的日子,曹寡妇的小酒馆正常营业,而一旁却腾出了大片空地,堆着好多的木料,还有好多木工正在选用上好的木料加紧制作着酒楼榫卯件,有王陵出的百镒金,这新建酒楼说开建就开建了。这是要搭建起三层的全木制酒楼。立柱与楼板那都是选用上好的材料。将来建成之后,必是沛县最大的酒楼。空地上堆积着大量的木料,许多木工都在加紧赶造,听这些人说都是王陵兄一手安排,这样很快就能新酒楼开业。

忠秦笑道:“这位王陵兄弟不愧是沛县商贾中的老大,真是雷厉风行,对你刘季还真是照顾。“

刘季笑道:“王陵兄在这沛县建一座酒楼也不过是吩咐下去一句话的事,他对待兄弟自然是没得说。“

木工多,搭建快,没过多久,一座崭新的酒楼就拔地而起,正常开始营业了,这沛县最大的酒楼,来往的客人自然不少,而且还多是生意场上的客人与沛县的各级官吏,如今还多了许多泗水亭赌场过来的赌客。每日曹寡妇那是忙前忙后,为经营好这酒楼挖空心思。

这日上午太阳刚升出地面,刘季就已经陪着忠秦公子荡舟泗水河之上,顺水南下,这泗水河的西岸就是刘季管辖的泗水亭,泗水亭又紧挨着西面的沛县县城,这一带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难怪王陵要把博彩场都建在这泗水亭。这泗水的周边,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些县城,亢父县、方与县、滕县、胡陵县、戚县、薜县、留县、彭城县、傅阳县等。周边这些县因地处泗水流域而交通便利,这泗水河就成了王陵相中的财路。

船家将小舟轻荡便漂流直下,一直向着东南留城的方向驶去。

“刘季兄今日要带小弟去哪里游玩?“忠秦问道。

“带你一起去爬山,此山有两位古人的墓寝,我们一起前去拜祭。“刘季说道。

“哪两位古人值得刘季兄前去拜祭?说来听听。“忠秦很好奇。

“还是先不要介绍了吧,去了一看便知,我经常去祭拜这两位先贤。等拜祭完毕,我们再回到留县县城酒馆喝它个一醉方休。“

“也好,客随主便,我便陪同刘季兄一同前往。“

留县,是一座万户县,县城是一座与沛县相当的县城,这座留城处在这经济发达的泗水流域,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刘季叫小船停靠在河边,与忠秦下了小船。留县县城之中市井俨然,砖土混舍栉比,小商小贩云集,人车熙来攘往。秦国统一天下,以法制国,很快就恢复了秩序,发展了民生。

刘季与忠秦穿梭于闹市,买了些祭品和供品放在一个带盖子的小竹篮中,船家耐心的等在河边,刘季与忠秦又上了船,这泗水河穿过留城,直奔东山而去,

留城东行十二里处,那里有众多的山地丘陵,历经地壳的沉降后,任凭自然修饰、历史雕琢,只剩下两座不高的主峰。最高的西峰高不及百米,紧连接着略显低些的东峰。从南北方向远远望去,西峰连接东峰的那一道缓缓起伏的宽阔山梁,就象是两个起伏的驼峰,上面长满郁郁葱葱的林木。

来到东山西峰的山脚下,只见泗水河流入山体中一处洞穴,泗水河成为一条长长的暗河,直接穿越这连在一起的东山两座山峰。船家远远靠岸怕被冲入洞穴。给了船家几个秦半两后,刘季与忠秦两人便从小船下到岸上,来到了西峰的山脚下,慢慢的向上爬去。好在这座西峰并不高,爬上宽广的丘陵与山梁,穿过繁茂的林中小路,路两边有些林木有着几百年的树龄,虽然天空艳阳高照,这里的林木遮天蔽日,略显几分阴森,终于两人走近一处墓地,这是一个由石块围砌而成,里面填满土的大圆冢,前面立有一块墓碑,上面篆字书写“宋国国君殷微子字子启之墓”。

刘季从竹篮中取出香烛点燃,又摆好了供品。刘季与忠秦一起跪地叩拜。

拜祭完毕之后,两人坐在一旁休息。

刘季说道:“附近的人们常来拜祭这位宋国的国君微子,做为殷商的微子和箕子、比干并称“殷末三仁”。被后世万众敬养,从小就听到许多关于他们的传说,也知道他们为百姓做的贡献。”

忠秦听了很感兴趣,没想到刘季还对历史有所了解,便说道:“正想跟刘季兄请教微子的传说。”

刘季笑了笑后说道:“那为兄可就有些卖弄了。”

“唉,刘兄谦虚了。”

刘季便开始跟忠秦说起微子的历史。

殷人的始祖是契,契的母亲叫简狄。相传有一次,简狄在郊外,忽然飞来一只玄鸟,简狄无意中吞食了玄鸟的卵而生下了契。契长大后辅佐帝舜有功,因其母亲吞食玄鸟卵(子)而生,故被赐姓“子”,就是以“子”为姓。

商朝君主帝乙(子羡)病逝。帝乙有四个儿子,长子是子启,次子是子衍,三子是子期,四子是子辛(本名“受德”)。兄弟四人虽然是同一个父亲,却不是同一个母亲。

这老大子启也就是微子,他虽然是长子,但母亲出身贫贱,在朝中没有势力。帝乙若是把帝位传给子启,显得不够尊贵,也怕无人扶持他。这小儿子子辛的母亲是皇亲贵戚,在朝中人多势众。若把帝位传给子辛,他的家族就能够掌权,稳定政局。于是,一向嫌贫爱富的帝乙(子羡)就把帝位传给了小儿子子辛。这子辛在执政前期很有作为,但是到了后期,他却沉湎于酒色,宠爱妲己,一切都听她的。这子辛也就是商纣王,他招来了大批戏乐,聚集在沙丘,用酒当做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饮酒寻欢,通宵达旦。

子辛整日不理朝事,祸国殃民,朝野上下群臣百姓激烈反对,全国的人却都管他叫“纣”,表示“残义损善”,是一位荒淫暴君。纣如此荒淫无度,百姓们怨恨他,诸侯有的也背叛了他。于是他就加重刑罚,设置了叫做炮烙的酷刑,用炭火烧红铜柱,把人绑在铜柱之上活活烫烙而死。

商纣王的大哥子启,他既然没能继承王位,就被封在三晋之地做诸侯国君,建立微子国。后来这微子国又迁到了泗水周边这一带。

来到微子国,微子便同这里的百姓一起垦荒造田,栽桑植木,放牧牛羊,修建房屋。他带领众乡亲勤奋耕耘,兴建家园。经过数年努力,这里很快变得兴旺发达起来,不只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微子国的臣民百姓过上了好生活,家家安居乐业,他死后就被安葬在了这里,这东山也就又名微山了,这也正是我们都到这里来拜祭他的原因。

等微子振兴微子国的消息传到朝内之后,朝中文武大臣无不称快。

面对纣王的倒行逆施,身为兄长的微子多次进谏,纣王都不听。

于是微子估计纣王至死也不能清醒,所以很苦恼,便去询问太师箕子、少师比干。箕子和比干,是微子、纣王他们的叔父。

微子对太师箕子、少师比干说道:“纣王一味沉溺于酒宴之中,唯妇人之言是从,扰乱败坏汤王的德政。殷朝上下大大小小都热哀于草野盗窃、犯上作乱,而朝廷大臣也互相仿效,违法乱纪,使得人人有罪,自然他们的爵禄也就无法继续下去。朝廷既乱,四下百姓便纷纷举起义旗造反起事,互为仇敌,天下失去了稳定的局面。接下来,殷朝丧失国典,如同乘船渡河找不到渡口。殷朝的灭亡,指日可待了。”

微子接着问道:“太师,少师,我应该何去何从呢?弃置不顾吧会陷我于不义,谏言纣王又不听,我该怎么办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