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节 汉军授旗(下)33(1 / 2)

此时,演兵场中有四个方阵,枪兵方阵位于最北,弩兵方阵次之、步骑兵混合方阵再次之,盾牌兵方阵位于最南。枪兵方阵南线与弩兵方阵北线、弩兵方阵南线与步骑兵混合方阵北线、步骑兵混合方阵南线与盾牌兵方阵北线各保留有大半个各自方阵南北向长度的距离。

弩兵吴统制下令道:“变阵!”

旗手挥动旗帜。枪兵、弩兵和盾牌兵三个方阵各自的北部一半成员向南行进约三分之一各自方阵南北向长度的距离而停止,步骑兵混合方阵不动,原四个方阵遂形成六个小方阵和一个大方阵。

旗手再次挥动旗帜。北起第一个小方阵(枪兵)向东,行至演兵场东侧接近不参与演示的方阵十余步距离而停止,转身;北起第二个小方阵(枪兵)向西,行至演兵场西侧接近不参与演示的方阵十余步距离而停止,转身;北起第三个小方阵(弩兵)向东,行至演兵场东侧接近不参与演示的方阵十余步距离而停止,转身;北起第四个小方阵(弩兵)向西,行至演兵场西侧接近不参与演示的方阵十余步距离而停止,转身;南起第二个小方阵(盾牌兵)向东,行至演兵场东侧接近不参与演示的方阵十余步距离而停止,转身;南起第一个小方阵(盾牌兵)向西,行至演兵场西侧接近不参与演示的方阵十余步距离而停止,转身。此时,演兵场中南部只剩下一个大方阵即步骑兵混合方阵,不动。

旗手再次挥动旗帜。步骑兵混合方阵开始变阵——南起第二、第四排的骑兵和第六、第八排的步兵向东,行至演兵场东侧接近不参与演示的方阵十余步距离而停止,转身;南起第一、第三排的骑兵和第五、第七排的步兵向西,行至演兵场西侧接近不参与演示的方阵十余步距离而停止,转身。

至此,原先演兵场中的四个大方阵变成八个小方阵,分别排在演兵场东西两侧。演兵场东侧四个方阵——北起依次为枪兵方阵、弩兵方阵、步骑兵混合方阵、盾牌兵方阵,演兵场西侧四个方阵亦然;东侧四个方阵和西侧四个方阵相互望去,每个方阵却并非正对,而是各自错开一个方阵的宽度,呈斜对面对峙。

旗手再次挥动旗帜。西侧的四个方阵的全体人员左转,向北小跑,与东侧的四个方阵大体对齐时停步,再右转,与正对面方阵对齐。

旗手转身,面向弩兵吴统制。弩兵吴统制下令道:“红白双方,各自标识!”

演兵场东侧,四个方阵的全体人员同时放下武器,掏出白毛巾,扎在左手臂上,再拿起武器。演兵场西侧,四个方阵的全体人员同时放下武器,掏出红毛巾,扎在左手臂上,再拿起武器。

弩兵吴统制下令道:“各军指挥人员出列!”

演兵场东侧,枪兵二营张指挥行至枪兵方阵正前方,弩兵二营周指挥行至弩兵方阵正前方、骑兵一营胡指挥行至步骑兵混合方阵正前方、盾牌兵三营杨指挥行至盾牌兵方阵正前方。演兵场西侧,枪兵一营李指挥行至枪兵方阵正前方,弩兵一营黄指挥行至弩兵方阵正前方、骑兵二营林指挥行至步骑兵混合方阵正前方、盾牌兵二营陈指挥带行至盾牌兵方阵正前方。

弩兵吴统制打了个手势,旗手挥动旗帜。即刻,演兵场东西两侧的八名指挥员几乎同时抽出了佩刀,单手平举,竖在自己右前方。

演兵场东侧,弩兵二营周指挥将佩刀向前一挥,白色臂标弩兵方阵立刻前行至弩兵二营周指挥前方两侧,驾起弩,取出箭放在箭道上。紧接着,骑兵一营胡指挥将佩刀向前一挥,率领白色臂标步骑兵混合方阵移动至弩兵方阵後方。白色臂标盾牌兵方阵和枪兵方阵不动。

演兵场西侧,盾牌兵二营陈指挥以自己为圆心,将佩刀从左至右划了一个半圆,红色臂标盾牌兵方阵立刻前行至盾牌兵二营陈指挥前方,变作一长排,竖起盾牌;枪兵一营李指挥将佩刀向前一挥,红色臂标枪兵方阵立刻前行至盾牌兵方阵後方,变作一长排,在盾牌之间驾起长枪。红色臂标弩兵方阵和步骑兵混合方阵不动。

演兵场东侧,弩兵二营周指挥再次挥动佩刀,白色臂标弩兵方阵每一排依次放箭,箭都射在演兵场西侧的一长排盾牌上。紧接着骑兵一营胡指挥挥动佩刀,白色臂标步骑兵混合方阵变成左右两翼,绕过弩兵方阵,向对面发起了冲锋,与演兵场西侧的盾牌兵、枪兵防线接触,双方进入混战。少时,白色臂标步骑兵回撤。

旗手再次挥动旗帜。演兵场东侧,白色臂标盾牌兵方阵和枪兵方阵变作前後两排,白色臂标弩兵方阵回撤至原位整队,方才冲锋的白色臂标步骑兵回撤至原位整队。演兵场西侧,红色臂标弩兵方阵开始射击,随後红色臂标步骑兵混合方阵开始冲锋,如同方才白方进攻红方。

从检阅台上望去,红白双方指挥员各自调度所部,战斗员服从指挥,交替攻击、有序撤退、全面收缩防御先後得到展现,顺利完成目标任务。李亲王、野利大帅、没藏军司频频点头赞许,他们看了一眼萧参军的背影,仍然巍然屹立在前方,便小声议论起来。

李亲王道:“当日三川口之役,我军实属险胜。”

没藏军司一脸惊诧,道:“亲王为何如此说?”

李亲王道:“当日,战至关键之时,倘若宋军再分出千人冲击我军,我军终须回撤,以求保全。”

没藏军司点了点头,脸皮耷拉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