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姜闻(1 / 2)

电影选角,从来都不是导演单方面可以决定,大部分时候都是背后资本在运作,最大限度保证投资者追求的利益。

只是南君策的电影比较特殊,他是导演,又是重要投资人。

项目立项时,他就明确,演员方面的最终决定权在他手上。

“你啊,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

任中伦也不是干扰南君策选角,纯粹是从票房角度考虑。

港台娱乐产业发展的早,内地观众最熟悉的肯定是港台演员。

在天朝,无论哪家公司拍电影,导演多牛逼,如果想要取得的票房成功,港台男演员是绕不过去的坎。

这似乎是投资人、导演、观众、影院都约定俗成喜闻乐见的事情。

就像《十面埋伏》的阵容,除了张子怡,另外两个主要一个是金成武,一个是刘德骅。

不提这是张一谋的电影,只提后者两位港台明星,观众知道了都会愿意买票进电影院,影院排片也会有所倾斜,这就是国内现状。

为了票房,就得请有号召力的演员。

所以,南君策选择内地演员,不是更成熟的港台演员,逻辑不对。

内地演员能扛票房的女演员有,但是男演员,尤其是武打演员,还真没有。

于是他接着说道:“港台演员相对于内地演员来说,无论是演技,还是观众认知度,都会比较高,这是我们投资商业电影需要重点考虑的,张一谋、冯晓刚的大制作电影也都请港台演员。”

南君策面色平静,点头应道:“任总,这些我都明白。”

“知道了你还这么做?”任中伦笑骂道。

如果是小制作,他完全不当一回事,但《一代宗师》明显不是。

“那没办法啊,等他们什么时候普通话考试过了甲等,我一定会考虑他们。”

“......”任中伦。

南君策接着说道:“我觉得好剧本搭配纯内地演员一样可以取得票房佳绩,况且我们已经有巩莉。”

在这个阶段,港台演员和内地演员的待遇上,可谓天差地别。

一个个都是鼻子朝天似的。

他可没有把那帮港台演员当祖宗供着的毛病。

“你倒是自信。”

“我不会拿自己投资的钱开玩笑,您看看《英雄》就知道了,这部商业大片为啥成功,我觉得80%的功劳在于张卫平的营销手段,其实好莱坞大片也一样,他们一样在这方面舍得投钱。”

好莱坞大片一般宣传费用都是制作成本的1/2......

至于国内电影,似乎从来就没有重视过这一块。

何枰导演《天地英雄》在宣发方面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制作成本才4500万,能请到的港台演员知名度也有限。

但是请大牌明星就一定好了?

若是为了票房号召力,干嘛不直接请李莲杰?

问题来了,花一个亿请了他,真的就可以换来更多的利润?

别说利润,能不赔钱就不错了!

何况巩莉、姜闻等人的阵容,已经足够强大。

若是加大宣传力度,大有可为。

听着南君策娓娓道来,任中伦若有所思。

他觉得南君策说得也不无道理,在他这个层面,犯不着为港台演员过多纠结。

一旁的李军说道:“南导,我们是合拍片,潜规则已经约定俗成,英皇那边毕竟也是投资方。”

这次英皇推荐了几个男演员,甄子单,谢庭峰、黄畜生......

谢庭峰是英皇的亲儿子,已经出演过《中华英雄》、《特警新人类》、《顺流逆流》、《玉观音》,还有即将上映的《新警察故事》。

甄子单对比谢庭峰,更出名一些,出演数部好莱坞电影《挑战者之终极之战》、《铁马骝》、《上海正午2:上海骑士》,除了之外还有《英雄》。

黄畜生更是两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和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但是南君策一个也不用,反而选择默默无名的吴越和小有名气的赵文琸。

别说主角,连个配角都没有。

今年生效的CEPA协议,上面规定合拍片内地工作人员不得于少于三分之一。

这位倒好,直接100%。

南君策淡定道:“李哥,这方面真的抱歉,若是对方有意见,上影让出来的份额,我可以补上。”

闻言,李军表情没变化,内心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个南导,性格也太轴了!

不过,任总似乎已经默认,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就这样,上影算是默认。

又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时间,《一代宗师》演员最终定了下来,择期公布。

都算是清一色的演技派:

宫二选择了巩莉;

华三选择了吴越;

一线天选择了赵文琸,三江水则是雷家音;

于诚惠老爷子出演宫宝森,姜闻扮演丁连山。

当然姜闻还得沟通,虽然人家也没有点名参演哪位,但是你说他不适合华三也不是。

或许在姜闻看来,剧本就没有不可以修改的。

华三夫人最终他还是绕过了曾梨、高媛媛这些演员,选择了俞飞红。

沿用原剧的演员也有,但不多,张缙饰演马三,徐瑾江饰演的熊委员,周晓飞饰演的三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