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看上镇国之玉,和氏璧39(2 / 2)

阿父改变决定,答应赵国的求和,绝不可能。

“为显示赵国的诚意,交出和氏璧。”

嬴策说出方式。

当年,老爷子不慎吃亏,源自和氏璧,蔺相如由此出名。

谁没吃过小亏,很正常。

不过,踩着老爷子出名,他就要替长辈讨回脸面。

蔺相如卧病在榻,他犯不着欺负即将离世的人,找赵国便是。

“一次,曾祖父用十五座城池,他们不愿意换和氏璧。”

小嬴政看过详细的过程,二十多年前的事情。

“不愿交出,说明赵国毫无诚意,摆明要骗大秦。”

嬴策笃定赵国必答应,没的选。

“万一赵国答应,不妥。”

包含一半可能性,小嬴政的眼里,相当对冒险。

兵戈一止,接受赵国好处,后面再起战端,名义不容易找。

“交出和氏璧,仅是显示赵国的诚意,不代表答应求和。”

嬴策是有后招的。

“这么做,说话不算数。”

心智如何成熟,小嬴政到底是孩童,有时候难免耿直。

和氏璧,誉为赵国的镇国之玉,地位同等大秦的穆公剑,可见重要性。

“求和的赵国玩心眼,我大秦也可以玩心眼。”

嬴策巧妙的说道。

“对手采取怎样的策略,对等应付。”

无从反驳的小嬴政,在慢慢改变自身的耿直。

“收到诚意,后面谈求和的条件。”

嬴策是严格要求政儿,不会过度,多一些耐心。

孩童不耿直,那就不是孩童了。

用大人的行事标准,要求五岁的政儿,无疑给他一种压力,过犹不及。

“求和的谈判,回到原点。”

小嬴政挺想见识见识和氏璧。

怎样的一块稀世奇玉,引得曾祖父不惜十五座城池,赵国拼命的维护。

“和氏璧,传国玉玺的原体。”

非同一般的玉,任何男儿遇到,都会像嬴策眼馋。

首个大一统帝国,使用的玉玺,无可替代的超然地位,男儿的梦想。

未来的某一天,他就能用上,相信距离不远!

“阿父你方才说什么?”

声音轻,小嬴政听得不是特别清晰。

“和氏璧到大秦的那一天,为父先行告诉政儿。”

嬴策倒不是营造神秘,和氏璧都没到他手里。

“等和氏璧到。”

小嬴政没有多言,可以告诉他的时候,阿父一定不会隐瞒。

“对赵求和的政策…”

嬴策刻写完诏令,及其余的事宜,由蔡泽转到章台宫。

他返回不远的主殿,政儿是次殿,重温有关学吏的功课。

“策郎,我一番挑来挑去,只挑了五名女子。”

策郎步入殿内,赵姬出声说道。

“五名女子,目前是够了。”

嬴策没要求挑选更多,质量为王。

奋力拼搏归拼搏,在享受上,他不去亏待自己。

“这还多。”赵姬埋汰着,“非要限制十八岁以上,十七十五不行吗?”

“多来几个,后续有别的流程,这些女子不会全筛选出去。”

未了,她又说上几句。

“限制十八以上,挑选时说也说了,不改动。”

嬴策唯有这么讲。

“拿你没办法,继续限制十八以上,不给你选侧室,妾室。”

话虽如此,赵姬是尽了力在挑选。

仔细了解每一名女子的信息,画像,修养等方面。

随后,重新翻一遍名册,才把五名女子确定下来。

“初步选出的五名女子,先看看?”

几副画像,赵姬带回主殿。

“不必,到那一天再看。”

嬴策没接过画像。

发妻的眼光,以她自己为主要参照,他是相信的,无需质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