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从前,将来都不会看错人(2 / 2)

“太孙发现什么了?”

嬴稷睁开浑浊的双眼。

“查到张唐一案,涉及老秦系,调查依旧不停。”

范雎是诧异的。

“准备对老秦系里,不安分的一些人动手,好啊。”

嬴稷来了精神。

跟老秦系有渊源,仍做到不留情面,照样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说出口容易,做到的人极少。

无论哪个派系,触犯到大秦的利益,就该这么做。

“是否协助太孙?”

范雎请示。

“不必,太孙要做什么,随他去。”

一方面,嬴稷不会贸然帮孙儿。

“刚刚,楚系解除带头人。”

范雎领教到太孙的手段,看来,不止擅长打仗。

沦为寻常派系的楚系,有利王权的加强,朝堂进一步稳定。

同时,方便继位后的掌权。

“不铲除,继续保持三方势力,优选的做法。”

这和嬴稷要走的一步,不谋而合。

“安国君也明确表示,接下来,跟楚系是正常来往。”

范雎预见得到,安国君以后不好过。

“对自己的季叔动手,哈哈,其余人不好说,策儿绝做不出这种事。”

嬴稷感到有些可笑。

这个孙儿,他以前不会看错,将来更不会看错!

“此案的内情,不得告诉第二者。”

面上,一边说道。

“只有臣,王上知晓所有的内情。”

效力多年,范雎不犯这种低级错误。

“有新的进展,禀告于寡人。”

嬴稷要看孙儿,如何处置老秦系里,不安分的人。

高高放下,从轻处罚?还是依律法,严肃处罚?

“唯,臣告退。”

范雎离开殿内。

“禀太孙,老臣追查完一切。”

时间流逝得飞快,嬴兴重新来到东宫。

不无功而返,已收集到各项证据,足够定罪的程度。

“孤看看。”

嬴策翻阅几份带来的竹简,不是证据,记录追查的大概过程。

由于定罪张唐,当天查封了张府,里面的隶妾和仆人,一同扣留东宫。

起初不肯开口,嬴兴查到是老贵族,允诺还全家,一个正常人的身份。

顺着缺口,证明铜簪由他们偷走,转给接头的老头。

老头早横死山中,转而找到家人,询问何时离家,走去哪个方向等。

在一家酒舍里,打听到老头和一人有过接触。

由此,顺藤摸瓜往下查,直至查到杜家、孟家等老贵族上。

接着是收集证据,根据遗留的痕迹,扩大范围。

从而,形成完整的人证物证。

“追查迅速。”

嬴策看完几份竹简。

“主要有太孙提供的铜簪,扣留在东宫的隶妾仆人,提供线索。”

嬴兴这话不假,否则,没那么容易。

“伯翁担任咸阳令许久,经验上,到底丰富。”

嬴策给予一番赞许。

“承蒙太孙的信任。”

为的不就是告老前,往上升一升,嬴兴喜不自胜。

“将一切证据,及人证,移交东宫。”

既然查完,嬴策不会拖延处理。

名单里的老贵族们,触犯到他的底线,不能轻饶。

这么多天,也不见他们主动说出。

“唯,老臣遵命。”

放在东宫最安全,嬴兴马不停蹄的移交过来。

“传廷尉,蒙将军前来…”

当即,嬴策召廷尉重审张唐一案,让后者以为开玩笑,结果是真的。

绕开王陵,命蒙武率另一支禁卫军,依照名单拿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