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木匣子(2 / 2)

南苑面色焦急,问道。

那小荷香抬起头,看见南苑,不知为何,心头一股怒气,抓起桌子上的茶就朝南苑泼去,嘴里喊道:“都是你们这些臭男人……”。

南苑:(´`;)?

……

陈洛打了个哈欠,突然想起来明天好像要上早朝了。

魏焱说有人要拿那颗不朽之心说事。

不是给自己认了个师父吗?

还没有到货吗?

差评!

实在不行,就抱紧魏焱前辈的大腿吧!

宋退之认真地用笔在纸上书写着,充满严肃与认真。

“尊敬的老师,我写信向您汇报一些重要的事情。”

我向您汇报一些重要的事情。我曾观察过陈洛的一举一动,他是一个心性纯良、有见识、有天赋的人,但天赋却不足以通读经典。他曾受到齐可休孙子的欺负,我曾为他出头。

陈洛因《钟馗略传》而受到广泛关注,每月可获利数十万白银,因此他动了贪心,想要借此机会凌辱齐可休孙子。

不过这些都不值一提,有两件事情需要向您汇报。

第一,我发现陈洛有办报之心。

他与南生会面时,表达了办新报的想法,邀请南生共同参与。

南生似乎也有此意,并打算将说文先生的文章登载在新报上。

第二,陈洛已经为新报确定了两个主题:说文和故事。他写了一篇名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文章,打算让南生在早晨向众人讲述。

这篇文章非常出色,读后让我感到非常震撼。我认为这篇文章已经具备了第四种通天路的气质。

我尝试将七彩气与浩然正气相结合,竟然成功了,但反复尝试后发现没有任何效果。我认为七彩气必须与第四通天路的修行方法相结合才能发挥效果。

除此之外,我想到齐可休孙子欺负陈洛时,我曾与他进行了一场大战,打断了他两根肋骨,打散了三分之一的才气,并责备他管教孙子。

曾派人以炼血境妖仆抓捕陈洛,不料陈洛一拳将其击退。据弟子所观察,陈洛的身体与灵性完美契合,具备文曲星降世的资质,同时也兼具炼体效果,类似于佛门的金刚法。

不知道佛门获悉后会有何反应,还望老师多加留意。”

之后,信中提到:“大儒不朽之心之事,明日朝堂或许会有争议,弟子将传达老师的旨意,将陈洛收入竹林一脉。”

接着又有一个疑问:“只是有一事弟子百思不得其解,还请老师解惑。自古天道有法,虚妄之事难以用雅文书写成章,然而不论是《钟馗略传》还是《杜十娘》,均为虚构,却能存在于世间之中?”

随信附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全文,请老师自行观阅。”

东方刚刚泛出鱼肚之色一辆马车行驶在朱雀大街上。老仆在车前叼着旱烟,向车内说道:“伯爷若还未睡醒可以再休息片刻,待到皇城了我再叫您。”

车厢内传出一声谢,此人自然是陈洛算算时间,大概是早上六点左右此时陈洛显然还没睡醒。

真不知道这魏前辈是怎么想的只打算在路上和他探讨一下呢。

陈洛抱怨道今天魏焱差遣老仆来敲伯爵府的门,却不见魏焱本人,问起老仆对方只说魏大儒已经步行去上朝了。

公子你想知道些什么?

车厢内与陈洛同行的还有纪仲。

朝堂里的规矩是什么人当大哥什么人当小弟?

进了朝堂后需要参拜哪些人?

这些我都要了解的本来打算在去上朝的路上问问你呢。

纪仲傲娇地说道:我就知道啊朝廷每年都下发《官员本纪》我也会仔细阅读的。

哦?

陈洛大喜过望连忙催促道你快说说。

嗯,官员的事情一一讲起来太冗长了我简单给公子介绍一下朝堂结构吧。

自当今陛下登基后恢复了开朝时的四首相制度总督天下事务。文昌阁的首领号为文相总管天下文运的事务。

“朝廷核心由正大堂统领,其首脑被称为政相,全面掌管朝廷政务。

其下设吏、礼、工、户、卫五部。”

“武威堂为朝廷军事之首,总管天下兵事。北方与蛮族的战线,以武威堂为核心。”

“偏倚处在朝廷中负责总管刑名律法并复核监察。”

“在四部分之外,还有一个镇玄司。”

“镇玄司的职责主要是监察内部和对外渗透,总管天下的情报消息。”

“以上便是对大玄朝朝堂基本架构的简要概述。”

“公子您走的是文相这条路子,因此属于文相的阵营。之前和您发生冲突的曲离侯,是齐可休大儒的孙子,齐可休是政相的得力助手,公子您需要多加注意。

法相以其公正而著名,不会因个人感情而影响事情的判断,公子您无需过多在意。至于兵相,他很少参与政务的讨论,在朝堂上很多时候只是名义上的存在。”

陈洛微微点头,听完纪仲的详细解释,他脑海中的概念也变得清晰了许多。

按照常理,他此次上朝就是去接受正式封爵并表达谢意,这是属于礼部的管辖范围,也就是政相的管辖之下……

希望不会出现什么差错吧。

……

马车行驶过百战门,穿过金玉坊,抵达金水桥,眼前的宫墙高耸巍峨。赶车的老仆敲了敲车框:“伯爷,已经到皇城了。”

车帘掀起,陈洛和纪仲从车上下来,纪仲抱了抱拳:“公子,那我就在此等候了。”

陈洛点点头,紧握着魏焱给他的入宫令牌,迈向皇城大门……

……

与此同时,南苑息走出了小荷香的院子,快步朝北风楼走去。

昨夜看过《杜十娘》后,他一夜未眠。

或许是因为小荷香身份的缘故,他对文中的李甲和孙福深恶痛绝,虽然明知此事是虚构的,但体内仍弥漫着一股愤怒的气息。

他不清楚这篇文章会产生什么影响,但他明白,自己怀揣的文章比《钟馗略传》高出许多。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别人分享、讨论文中的内容……

今日一早便醒来,不再阅读邸报了,他准备将这洋洋洒洒的文章全部读完……

南苑息脚步不停,他完全没有察觉到,自己体内那股已经停滞了近十年的浩然正气,竟然开始重新活跃起来。这股新的生气,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