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遇袭(1 / 2)

魏焱给的那颗杏子并非毫无作用,陈萱服食后能感到光芒照耀,但仅此而已。陈洛心中一阵难过,在这穿越的短暂时光里,他深感陈萱对自己的无私付出。

虽然这是由这具身体所导致的,但这份情感却真实地触动了他。

若她无可救药也就罢了,偏偏是有药却得不到救治。

陈洛心中想到,“从穿越者的自信来说,一颗蛮骨丹应该是小菜一碟!”

他伸出手,手心再次凝聚出一团七色雾气。仔细思考,无论是儒、道、佛哪一家,都是以“气”为根基,自己这七色雾气也可能是一种气的表现形式,或许能开辟出一条新的修炼道路。

这样才符合日后逆击大帝、横断万古的设定嘛。不过,目前这条路还没有任何头绪……

陈洛转头看见了一脸兴奋看小说的纪仲,眼珠一转。

之前和李师爷不太熟,不便多问,如今身边有一个儒家天才,可得把儒家的修行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有句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儒家的修行之路?”纪仲抬起头看着陈洛,

“公子身上又没有浩然正气,问这个干嘛?”

“本公子打算通习百家,有什么问题吗?”

“我明白了,公子是不是想在这故事里加入儒家高人?”

“额……对,有这个想法。”

“早说啊!”

纪仲顿时兴趣盎然,说道:“公子之前都了解些什么?我好清楚从哪里开始讲。”

“嗯,之前听县衙李师爷提过前三个境界:自见境、落笔境、成诗境!”

纪仲微微皱眉,摇了摇头:“这不准确。”

“公子,修行之路有大小境界之分。”

“其中大境界,是指突破了原本的生命限制,到达另一个生命层次。”

“而小境界,则是在这突破过程中,每一次关键的进步。”

“据我所知,儒、道、佛、包括妖族,修行的巅峰就是成为圣人。

“天尊、佛陀、祖妖等都有三重境界,而在此之前,儒门也有三个大境界,分别是‘儒者境’、‘夫子境’、‘大儒境’。”

“儒者境又分为三个小境界,分别是自见境、落笔境、成诗境。只有达到这三个小境界的儒家门徒,才能被称为儒者。”

“如果儒家门徒能够达到成诗境,再不断学习,积累足够的学问,就可以突破到‘夫子境’。

在这个境界的儒生,可以在他们的想象中见到堆积如山的书籍和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

“什么是书山学海?”陈洛问。

“据传说,书山是堆积如山的书籍,学海是儒家门徒通过学习形成的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达到夫子境的儒家门徒通过读书来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每读完一本书并得到认可后,这本书就会化为一条小路。通过这些小路,他们可以继续前进。”

“学海是无边无际的,儒门学子进入学海后需要用心灵去感受,将其化作船只。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感到疲惫、迷茫和心力憔悴,这就是读书的痛苦。”

“在学海中前进时,他们还会遇到浪头,这些浪头是他们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一旦被浪头卷入学海中,他们需要在心灵的痛苦中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继续前进。”

“只有当他们心中没有任何困惑时,学海才会变得平静,他们才能看到学海的尽头。这就是所谓的一重山海。”

“‘夫子境’下还有三个小境界,被称为三重山海。每越过一重山海,被称为‘启蒙境’,此时他们可以启发幼童并大大提高‘通读’天赋的成功率。越过二重山海后,他们就可以获得更高的能力和更深的见解。”

“开化境,顾名思义,开启禽兽的智慧之门,促使它们血脉中的力量觉醒。”

“而越过三重大山大海之后,便达到了传道境。在这个阶段,人们能够阐述经典,将自身所学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见解。这也可以看作是独立创作、著书立说的开始。”

“至于夫子境之后的阶段,就是大儒境界了。不过很遗憾,我并未能深入了解。但据说大儒的学识与夫子有着天壤之别,其中甚至能领悟到不可思议的神奇能力。”

“以上便是我对儒门修行之路的了解。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告知我。”陈洛咂了咂嘴,这修行之路听起来确实充满艰辛……无论在哪个世界,追求学问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我觉得这参考性不大。”陈洛心中暗道,我可不想走这么艰难的修行路,毁了我想要享受美好富二代生活的梦想。

“还是再考虑考虑吧……”

……

就在陈洛与纪仲探讨儒门修行之路时,距离万安县百里之外的官道上,一辆华丽的马车正由一匹额上带有血红纹路的白色骏马拉拽着前行。

这匹骏马竟然达到炼血层次的妖兽!

用过晚饭后,陈萱带着下人们整理家务,百无聊赖的陈洛则带着纪仲出门闲逛。这让纪仲感到极度不满。

“大好时光,不赶快码字更文,还出来逛街!”纪仲抱怨道。

陈洛斜睨了纪仲一眼:“你刚说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

纪仲连忙摆手,随后问道,“公子觉得葵花宝典和独孤九剑哪个更厉害?”

陈洛看着纪仲:“我认为葵花宝典更厉害,你敢不敢试试?”

说完,意味深长地瞥了纪仲的某处一眼。

纪仲瞬间感觉浑身一凉,连忙摇头:“不敢,绝对不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