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长不起肉的孩子85(1 / 2)

中午十一点左右,罗援青终于做好饭。

陈安早饿的前肚皮贴后肚皮,还没等菜铲到盆里,就自己先打了一碗。

郑氏有些惊讶站在一旁,没想到他不仅来厨房,还自己挥动锅铲。

陈安可没管她什么想法,自己家,去到哪不是正常,特意避开那才有问题。

罗援青也拿着碗坐过来,见他已经吃下一块,就问他:“要不要再放点盐,肉煮太多,刚我没敢放。”

陈安饿的肚里没一点料,刚才哪有偿什么味道,听到她这么一问,才又吃了小块。

嚼了两下,确实有点淡,就让她再加一点。

转头时候,见她手上盐还挺白,就好奇问:“这盐多少钱一斤?”

“三十二钱才买一斤半,上次买都是二十八文钱,不知道是都涨价,还是我买那个人那里贵。”罗援青语气有些抱怨。

“这么便宜?哪个地方运来的盐?”陈安有些诧异,他记得宋神宗(王安石)期间,江西盐价差不多五十文钱一斤,现在政和年通货膨胀,盐价反而降了,就挺奇怪。

罗援青摇摇头:“不知道,我没问过那卖盐的,过几天我回来去问问。”

郑氏对这个倒是挺清楚,听到罗援青没答,她就接着话茬:“福建还是广南那边的吧。”

陈安有些疑惑,宋朝的盐都不能跨地区买卖,福建广东和这里虽然很近,但朝廷禁止那边的盐运到这里。

江西江东的盐,都是一两千里外的淮南盐场所产(江苏)。

“这是私盐?”陈安终于反应过来。

罗援青理所当然道:“对啊,官盐又不能吃,还卖的贵,哪会去买。”

“不能吃?”这陈安就不能理解了,私盐质量都这么好,官盐还能比私盐差?

郑氏觉得他问这问题就很奇怪,不过看他确实不知道,那也不好多说。

但罗援青早就习惯他不懂这些‘小事’,不假思索就道:“官盐里面都喜欢掺东西,远远就能闻到那种腥臭,吃起来容易生病,有私盐买就没人敢买那盐。”

陈安更加奇怪。

不管多穷的人,都要吃盐,私盐卖出一斤,官盐就要少卖一斤,这笔钱可不少,朝廷怎么愿意?

郑氏这时候笑着和他解释:“别人说我们这边的私盐,就是当官的找虔州(赣州)那边人买的,不知道真还是假。”

虔州不产盐,又和盐很便宜的广南东路福建路交界,搞走私盐的人,差不多成为那边一项固定产业。

私盐在这地区泛滥,当地豪强肯定不少参与其中。

当地官员如果管,别人就在暗地里买,而且还同时得罪很多豪强,不仅禁不掉,还平白无故得罪一大批人,倒不如参与一把自在。

这事说起来也是赵氏朝廷有病,此期全国产盐总量,境内百姓食盐量即便再翻一倍,也足够。

但他们就是喜欢恶心人,硬要将好好的白盐丢沙子泥巴进去,许多官员都有上奏说这个事情,但只调低一点价格,至于质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