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折扇男75(1 / 2)

兄妹俩到了打着篱笆桩位置地方,便让仆从牵着驴子,董姓男子靠近陈安身边,拱了拱手,客气道:“在下姓董字策,不请自来,还且勿怪。”

“姓陈,字名同安,来者是客,不嫌此地偏禺便好。”

陈安站起身回了个礼,又看向女子:“这位怎么称呼?”

“他为我兄长,你喊我三娘就可以。”董宛仪指了下旁边。

陈安略微有些诧异,随后就多看了几眼穿着褙子抹胸的女子。

刚看这两人亲密,还以为夫妻来着。

他点头道:“倒是难得的俏佳人。”

“过奖了。”董宛仪礼貌笑了笑,下意识想抬手拉衣服,不过手刚抬起来,见他在打量,就又悄悄放下。

陈安指着罗援青搬过来的圆凳道:“两位若不赶路,便小坐一会吧。”

董宛仪朝他浅笑颔首,便轻抚衣裙,并拢双腿,手叠放在平摊小腹坐下,没有再说话。

在外人面前,她表现的很端庄

董策也表现极为恭谦,他再次拱了拱手:“正准备唠叨。”

陈安喊罗援青倒了两杯白开水,瞧了眼两头毛驴上的货物,就有些好奇问道:“两位这行装,看起来像是要出远门?”

董策笑着点了下头:“前些时日来此办些事情,便定好今日回返吉州云盖,昨夜偶见那取火之物,便想着回去前来见上一见。”

前两天陈安在家里查了下这地区有哪些豪门家族,偶然看到这个地处临川吉州交接的山高水长地方,有个进士很多的董家,不仅在靖康年出了个抗金的武状元,还出了个秦桧党羽的文状元。

听到他说是那里的董家,陈安就有些好奇:“董德元是董兄那支?”

与朱熹进士时同榜的状元董德元,两年前二十岁时摘得乡试魁首,名声初显,董家兄妹自然不会奇怪他知晓。

不过因为同在一個家族,同住在一个村子,各房暗地里就不可避免比较。

可是董策现在只是秀才身,和乡试魁首差距不小,心底就莫名反感起董德元来,再加上这两年和别人聊天,别人知道他出自董家,动不动就说到董德元身上,他心底更加不喜。

所以听到陈安说董德元,他都没作思考,就下意识道:“陈兄想多了,族兄和在下这房有些远,平日除了偶尔互交换读物,就无其他往来。”

他这反应倒是让陈安没想到,本来还想好心劝说别和董德元走太近,免得后世受到牵连,现在见他急着撇清关系,自然就没什么好劝说的。

随后他就岔开话题,谈起另一位武状元,董策这才再次恢复先前模样:“董藻在谋略之处超群……”

意思就是谋略超群,其他方面就不怎么样。

谋略在宋朝很不值钱,武状元的谋略不值钱到连进士都比不上地步,即便考上状元,都没人觉得有什么稀奇。

两人聊着那武状元时,装淑女的董宛仪不方便搭话,正无聊,转头见坐在圆凳上的罗援青旁边,放着本封面没有文字的书,就小声问道:“此书可借我暂看吗?”

远来是客,而且罗援青还觉得对方身份比她高一截,自然也不会拒绝:“恩,不过这书也是陈安借给我看的。”

恰巧陈安这时候瞧了过来,董宛仪又是端庄一笑,便将书接到手上,翻开到刚才罗援青放了竹签地方,见写的是牛郎织女,她略有几分惊讶。

不过牛郎织女她小时候就看过,这些年也有反复阅读,不说倒背如流,但各中故事,也是记得很清楚,自然就不想再看一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