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户籍38(1 / 2)

罗援青浑身湿漉,刚换上不久的灰白色麻制长袖长裈已污浊不堪。

要说不气是假的。

两人虽没有正式的主仆关系,但从来到这边起,自己生活起居一直是她帮着忙碌,而自己提供给她吃喝,且她身上这点肉,全是自己一点一点养起来,怎么说也算自己的人。

夺她的水不就是夺自己的水么。

而且那陈员外也早从别人嘴里听说过自己,听说过罗援青是给他服务。

然而,听说过后,非但没有减轻她的负担,反而因为她身上被养起肉,有了力气,比别人更加频繁驱使去做活。

怎么想都让人不痛快。

可是,不痛快又能怎么搞?

他出不了这个村子,在这个世界,也没自己的人。

花钱找外面的人来,那也不知道找来的人是先搞他还是先帮他办事。

大陈村那些村民,虽然可以偶尔喊他们帮忙一下,但他们现在是和村外员外立契约,从宋朝法律讲,就是那些员外的人。

想要完全指挥动他们,首先要他们完全愿意听自己的,然后等他们契约到期成为自由身,或者成为主户,直接摆脱。

宋朝法令虽然非常保护地主利益,但客户成为主户,朝廷却可以多收税。

如果是一两个客户想脱贫籍,地方上可能还会考虑一下地主情绪,让贫农先履行完契约,等到期之后再申请。

但如果大陈村这么多人都能成为主户,那业绩直接就看着涨了,收到的税钱也颇为厚实,到时候地方官员,就不会在乎一个小地主情绪了。

所以如果他真的出钱,去帮村里人成为主户,那没到期的契约,很大概率就是一纸废书。

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出来的罗援青,听到他问升级为主户需要的条件,脚步愣了一下,随后就和他解释:“只要有一点钱或者一两亩地,都可以,而且现在没那么严格,只要愿意交那些税,即便什么都没有,那也可以的……”

北宋把住在城里、草市的叫坊郭户,住在农村的叫乡村户。

不论城里还是农村,当财产、土地等总价值达到标准,就会被纳为主户。

主户按照贫富差距又分为一至五等,其中一二三等民间称为上户,四五等为下户。

北宋初中期,朝廷吃相不是太难看,都是按规章制度办事,那时主户占总人口60%,客户为40%。

中后期基本乱套,有些吃相不好地区,因为主户要交的税种类多,为了多收税,县衙派人到你家,看你家破的到处漏风的屋子,也说这价值连城。

短短时间内,主户规模大增。

客户占总人口比例锐减到35%、30%……

美名其曰,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

陈安总结道:“所以说,村里的人不是不能成为主户,而是不愿意成为主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