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陶渊明真迹’(1 / 2)

当夜,诸人围在熄灭的火堆旁畅聊吹谈。

陈安见到了九点多,就起身朝他们劝阻:“亥时了,明天还要下地做活,都先回去吧。”

“啊,都到这么晚了啊。”

村民们情绪依然没有消退,但想到明天一大早还要去下弯村抢水,就只能遗憾朝陈安道谢告别。

而陶书源对着帮忙看守的小孩感谢一番后,便准备牵着毛驴和陈安回屋休息。

不过刚走没几步,就见一小娘子从后方挑着水过来。

陶书源顿时就好奇起来:“早晨偶然来到此村,一路所行并未见到有井,她这是何处挑的水?”

“四五里外的下弯村,应是你来时并未经过那村庄。”陈安停下身形,等着罗援青过来。

“居然去那么远挑水……”陶书源无比诧异。

他从荆湖归来,没井的村子也遇到过许多,但基本上村周围都有溪河水沟,村民们多是就近挑回来,沉一个晚上再用。

“村外没水?”

陈安把之前从罗援青那听到的话说了出来:“靠近稻田的地方有灌溉水渠,还有两口养鱼池,不过距离也有两里,路上又多走田埂路,挑回来也不比下弯村快多少。”

陶书源呢喃道:“竟然是这般。”

陈安点了一下头,随后说道:“之前本想帮这个村子打口井,不过我家并非这一地之人,托人到灰矿询问了一番却是无果,于是就只能暂且搁置了。”

聊天中,双方距离很快拉近,罗援青最近一个月好吃好喝,身上肉已经长了比较多,整体看上去,比之陈安当初第一眼看到时,已是天壤之别。

不过因为其骨骼小的原因,即便身上长了肉,身形却依然显得娇小,在那两个装满水大木桶映衬下,更显瘦弱。

两人看着她一路走来,陈安问道:“屋里也不缺水用,怎么不明天早上去?”

“下午煮饭后,就剩的不多了,应该不够你们沐浴,我就去挑点回来了。”罗援青哈着重气,胸膛一起一伏说道。

陈安瞧了瞧她麻杆似的双腿,就让其把桶放下,自己帮着挑回家。

“还是我来吧。”罗援青看他挑,顿时心疼感动,这种重活他以前一定没在家做过。

陈安并没搭理她,两桶水只是挑一点点距离倒也不至于多累,而且他体格比罗援青大整整一圈,最近一个月,又每天来回步行这般久,体力也不至于太差。

没一会,一行三人便回到草屋。

随着陈安把担子放下,罗援青也立即走过来,一瓢一瓢把水打到锅里,而后把火点着。

而陈安这时也走到屋外,和陶书源一起坐到屋前,看着天上那又大又圆的月亮。

小一会过去,陶书源继续仰头观月:“如果只是缺石灰并不难,我父年曾到过这边几次,想必还有几个相识之人,届时让他修书一封,陈兄再托人过去即刻,如果不行的话,到时候再从新昌运来就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