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草龙扎好(1 / 2)

虽然陶书源现在地理位置对上其中一条,但是但是,陶渊明基本上到处浪,他后人也追随这种性子,出生地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最重要的是,陶渊明是东晋末期的人,离这北宋末期有六七百年,这所谓后人……

看着他一脸正色的样子,陈安也一脸正色:“家祖陈霸先他爹。”

陶渊明和他对视几眼,默默把头别开,而后轻咳了几声,略显尴尬道:“那个,吾辈当自强,就不谈这个了。”

陈安立即点头。

他也不想扯这个。

随后他目光再次落在画上,见上面都没写作画人,就好奇问:“这画何人所作?”

“家…陶渊明亲笔所画。”陶书源平常都以陶渊明后人自居,被陈安刚才这一模仿,都有点不好意思再喊祖上。

“陶渊明会作画?”

陶书源有些心虚:“会吧……”

以前只听过陶渊明有关文字的东西好,画作倒是从来没听说过,陈安顿时感觉稀奇无比。

随后他又看向画作上坐在荒山的老人,再次好奇问道:“他是如何画出自己?是作画时让人持着镜作?”

“应该是吧……”陶书源被他这几个问题问的头皮发麻,很想快速把画收起,但碍于陈安认真观摩,便只能烧着脸继续陪他‘品画’。

没有著名,看着也不怎么高档,陶书源还语焉不详,陈安对这画热情扑灭了不少。

刚转头离开画作,便听到不远处围观扎草龙的小孩传来哄闹声:“龙头扎好了!”

陈安还是第一次见到现实版草龙,心中稀奇,喊了声陶书源,便大步走过去。

围成圈的村民,见他过来,主动笑着让开一条小路。

此时那手又细又长的老人身边,一个长近两米,宽半米,高六七十厘米的龙头静静躺在地上。

龙头最前面分为三层,程张口之势,上层为上颌,中间为舌头,下层为下颌,两张红纸裹着细竹插在稻草里,作为眼睛,又两张红纸裹着木棍插在顶端作为龙角,而一些被剪成手指宽的红纸,则贴在上下颌作为龙须。

整个龙头,程前宽后小形状。

陈安试着搬了一下,重量有好几十斤,这体力不好的人来举,那走不了几步,就会被压的气喘吁吁了。

陶书源早已收起画卷走了过来,瞧了几眼后,便忍不住赞道:“气势确实恢宏,当真有几分龙的威势!”

“嘿,只有一个龙头可差很多。”

陈安咧嘴笑了笑,便又对着村民喊道:“想一起玩的,现在还可以加龙身,等下绳子绑好,就不好再加了。”

村民们看到龙头、龙身、龙尾皆已成型,视觉感不一样,许多人想法就又变了,陈安话说完不到两分钟,就马上有八九个人想加入进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