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周郎所忧(1 / 2)

长沙郡,巴丘县。

城内官舍,一青年身着儒衫,头戴高冠,伏于案处,正认真批阅着文书。

但从相貌看,其人年不过二十五六,面若美玉,额头高挺,双目有神,可谓之玉树临风,有绝世无双之姿。

这青年正是江淮名士,也是孙策的挚友,周瑜,字公瑾。

周瑜执笔书之,但观之字迹磅礴大气,可比平日,笔画多了几分潦草,显然心绪不宁。

在批阅完手中文书,他唤来书佐,将之下发,随之看向旁边已经拆开的书信,将笔墨放下,身体微侧,忧虑重重道:“吴候自入主江东以来,得罪了不少扬州士族,也杀过不少人,而来立威,但正因如此,才让很多人欲除吴候而快之!这次丹徒遇袭,谁又知道是真正的许贡门客,为主报仇,亦或是陈元龙、曹营、江东内部,买凶杀人?真相已然永远不知了……”

大汉的天下,本就是世家大族所控制!

周瑜出身庐江名门望族,即庐江周氏,更是宦官世家,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官至太尉,父亲周异过洛阳令。

于世家内部之规矩,最是清楚。

世家大族,就是地方“皇帝”,世代联姻,掌握着资源和话语权。

地方主官想要治理好辖地,莫不需要同世家大族合作。

但观扬州之所,以《吴录》曰:“八族,陈、桓、吕、窦、公孙、司马、徐、傅也。四姓,朱、张、顾、陆也。”

而观孙氏呢?

破虏将军孙坚乃是出自吴地寒门豪族,同世家大族,有着不可逾越之鸿沟,包括扬州大族在内,从没有将孙氏当做自己人。

待吴候孙策渡江来定江东,属大族之抵抗,最为顽强。

于江东士族看去,凭什么孙氏,可以主宰扬州?

因此抵抗,自入江东以来,孙策每过一地,对于不服气的世家大户,都会手刃之,才于明处稳定局势,并安排自己人,强加镇守。

如此作为,自然坏了规矩,并令扬州大族胆寒,明面上不敢轻举妄动,甚至为孙策加上了一个“江东小霸王”之名号。此间比喻,也是戳孙策的脊梁骨,言之若楚霸王般的屠夫而已,何成大业?

暗地里,士族们并不服气,波流涌动,不知多少人暗中谋划,除掉孙策!

这使得孙策,非常容易招惹到杀身之祸!

想当年,曹操杀了名士边让,陈宫随之联络吕布反曹,让曹操差点失去兖州。之后,曹操礼遇孔融等人,再借助颍川士族支持,才稳定局面。

而孙策横扫江东六郡以来,不仅杀了吴县陆氏百口,更有得罪名士王朗,并有会稽周氏,名士许劭、许靖……于此震慑住江东大族,但同样得罪了绝大部分士族!

同样让孙策在士人圈内,名声并不怎么好。

正因此,年初的时候,大司空曹操问计谋士郭嘉,如何应对江东孙策,郭嘉道:“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