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故事未完15(1 / 2)

杨德敏买了李子,葡萄洗好在桌子上吃,除李忆李清文外都坐在一堆,李清文做饭李忆收拾店里面的东西,烧茶。烧茶也可以坐在一堆,她看着手机,时不时揭开茶盖看水开与否掩饰紧张。

“今年转专业了,旅游业不好就业,我转成法学去了。”周丽萍讲,杨德敏殷勤递东西给她吃:“吃李子,不酸,今年李子大季,雨水多了水果广出都乡音。”

周丽萍拿起吃着,听着阵阵欢声笑语李忆心里很不是滋味,饭间不可避免坐一张桌子,李清文闷了土豆鸭子,炸了鱼煮了牛肉火锅。“假期没有出去玩吗?”李月找话题,周丽萍夹了土豆点头:“有时候会走周边,哦,学校旁边有一个比较大的寺庙,还挺不错。”

“你都喜欢逛庙子?”李忆忽而觉得稀奇,还以为只有她一个人喜欢。周丽萍的回答无疑是肯定,她还计划着有时间去隔壁城边的方山,李忆心中激动:“我也是,之前看见朋友圈有人去,我都蛮想去呢。”

女生的友情总是来得那么快,后面聊天里发现周丽萍也是一个袍子,关键是她会化妆和做一点点妆发,尽管不算熟练,两人相约一起穿汉元素出行方山。

第一次见面不太顺眼,第二次聊天相见恨晚,李忆最讨厌周丽萍,没想到两个人最合得来。爱好观念和生活习惯都比较像,一样唇不涂唇膏容易起皮像叼嘴疮,一样冬天生冻疮,一样有一个酒窝,或许这就是血脉相连的亲情。

余后倒往来横走,不是李忆拍汉服照就是周丽萍拍,两个人的汉服都合穿,省钱共享资源。过了一个年,黎香云眯着眼睛笑:“杨三还是齐全,大个小个都在身边,以后糖都吃不完哦,哈哈哈。这个姑娘还是见到了,还是像哦。”

年饭吃了一齐拍了全家福,22年来的第一张全家福。

新的一年里房东涨房租,一平方长了两块钱,据说明年还要涨三块钱,没请人倒还做得走,只是利润不如何,赚点工资钱。李清文三轮车坏了,说修,李忆想起那个遍体鳞伤的三轮车加上李清文喝酒怕出事提议:“重新买了一个嘛,以前那个太老化了,山里面坡又高不要误事了才失悔。”

于是李忆借了五千买了新的三轮车。

竹溪镇有政策下来,老房子垮了的可以申请补助重修,要修才有款不修没有,于是李清文格外积极去报了名。杨德敏不赞成,一来房子不是单李清文一人份额,还有三兄弟一份,李清华一口话不参与,李清军是修就拿两三万出来整,不修也没关系。二来,杨德敏雨天总归大痛小病,房子款还完了还没得钱剩,她已经52岁了,要开始存钱下来防范于未然。

两个人要读书,李洋毕业还有学贷要还后面还要娶媳妇,李清文腿复发也得重新做手术,她不年轻了,等李忆嫁了生意差不多也都不做了。两个半烟老人,还整房子没多大用处,镇上房子弄大间,完全足够了。偏偏李清文不甘心,几两黄汤一灌,老是打电话同杨德敏絮絮叨叨,杨德敏不耐烦:“要修你就修,不要问我,只要你有钱,拿得出钱。我是焦心够了的,你倒只晓得安排吩咐。”

竹溪镇一套李清文没管,县城杨德敏便说找一个装修公司得点轻松,都看好了李清文在李清华嘴里听了一句:“有个朋友做装修。”信实完了,非要喊这个张三帮忙装修,这倒好22年四月开始到十一月才堪堪完成,这期间杨德敏明天追,张三总是借口货没到如何如何,天气热如何如何……

这倒也罢,后面搬家了款还有两万没结清,房子还有一点尾巴没收完,张三压根找不到人了,电话不接消息不回。半夜三更还有人敲门,不是贴砖师傅,门窗老板就是灯具老板,张三赊账奈何我们签了合同全权委托,讲明白后人家倒还通情达理,只说找到张三做公证。

幸亏杨德敏每天中午店里面无事去盯着干活,否则钱卷跑了还房子没装修。

果真是一个日白三。

李清文办事最不靠谱。

杨远发来信息,今天是高考出成绩的一天,所有人都翘首以盼,原以为要等到凌晨,还提前10点过就可以查成绩。

655,不负众望。

杨德强发信息:“李二毛,真的上了,幺舅答应你,等你来浙江玩跟你包邮,哈哈哈。”

李忆大笑:“要的,幺舅你不要跟我画饼哦,哈哈哈,你以后还不要抽烟了,你说的上来650就不抽烟了。”

杨德敏嘴角裂在耳根,同杨德秀杨德珍传递消息,大家都知道,都说杨远努力,都说刘红芳知道也很高兴。

最后杨远录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硕博连读,高兴到开学,杨德强回来逢人便说,高兴的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