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文以载道。文以载道。(1 / 2)

玄怡这几天比较忙,每天八点多出门,九点钟到学校。

在学校的帮助下,她的课全部安排在了上午。下午专门用来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咨询服务。

学校也认识到了这种咨询工作的好处,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了,心结解开了,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好处。

最起码因为炒股亏钱无心学习的那些同学们,现在都静下心来了。该学习就学习,该放松就放松。

所以学校现在对这事很上心,还给玄怡加了工资。

现在玄怡在学校一呆就是一天,基本要晚上七点多才回家。

萧九也很忙。因为对他的成长速度太快,情况难以把握,他的实战已经停了。

再者萧真人也说了,年纪越小越容易感知力的多变,因为新生的肌肉和神经最敏锐。萧九现在就是处于感知力和掌控力的关键时期,萧真人让萧九自己安排自己的训练,怎么练都行,只要他高兴。

萧九也是兴致勃勃,自从他明白了变能克快的道理之后,对每天的训练无比热情。

每天早早的爬起来习练导引诀和淬体诀,之后便是一上午的大小连环。下午则牢记静姐姐的教诲,练半天,玩半天。

现在是上午十一点,距上次对战吴劲已过去了二十几天,他习练自己新改良的大小连环也有二十几天了。

他也慢慢的习惯了那种强度。他自己改良过的大小连环练起来比以前的练法要费劲,因为初期在没有形成本能之前,要不断的感知力,掌控力,所以对心神的耗费极大。

萧真人特意对他说过,等他慢慢的习惯、形成本能之后,就没那么累了。

因为毕竟还是个孩子,小孩子心都比较散,让他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对他的心神是有伤害的。

练半天玩半天正好。

萧九今天上午的训练任务基本完成了,现在他正站在那堆海碗大小的石头前想事情,小脸严肃。

他有段时间没做碎石练习了。刚刚他突发奇想,既然力在自己的体内流动时可变,那到了体外之后是不是也可变呢?

比如以前打出去的力是直的,那是不是可以打出圆的力呢?

比如以前力打出去就散了,那是不是可以让力在体外留一段时间呢?

按他以前那种发力是不可能做到这一步的。但他现在明白了力可多变,刚柔互变也已入门,自然就给他想到了无限可能。

不为别的,只为好玩。

“有趣!”他兴奋的大叫一声,然后咯咯笑了起来。

把坐在秋千上看着他的玄静吓了一跳。

说干就干,他拿起一块较圆的石头,放在一根木桩的顶部,用右手轻轻按住,不断调节自身状态。想要碎石力必须要刚,力要有形必须要柔。刚中有柔才能把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萧九手按圆石,不断调节自身状态,口中默念:“刚中有柔,刚中有柔……。”

手掌劲力外吐,掌心随即一收,石头碎成了小块,和以前一样,没有明显的区别。

萧九挠挠头,想了想:“我差不多用了一个月,才学会掌控体内的力。想要掌控体外的力,是不可能低于这个时间的。

而且也不能用石头练,石头太硬,对我体会体外的力没有帮助。必须要用足够软的东西才行。沙子或水?沙子不行,太脏了。用水吧。水好一些。”

小广场旁边有大桶和水,他给搬过来。这水桶比较高,到他腰部位置。水掌轻轻的按住水面,微微发力,“啪!”水花四溅。

不对,他摇摇头。自己的力出去后散掉了。之所以散掉,是因为这种力是冲击出去的,是不受控制的发出去的。这仅仅是发力,不是控力。

要想打出圆形的力,一定要学会控力。

控力就是,力发出去,但却不启动。也就是发而不散。做到这一步,力才会有形状,才有可能发出圆形的力。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控”,一个受到极精妙控制的有形之力打入水中,根本不可能有水花溅出来的。

叫打入水中不准确,说成是潜入水中可能更合适。或者也可以说成是阴柔之力,暗力,都可以。

这个有形的力应该会在水中形成一个独立的区域,不会影响到这个区域以外的水。

表现出来,应该就是,自己不管以多大的力拍在水中,都不应该有水花溅出来。

甚至如果自己控制的好,这一掌下去,水面都不应该有波纹产生,但桶中的水已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己发力以内的水,一部分是自己力以外的水。

他细细的分析:一个小孩子,你想让他搬动大的东西,他可能搬的动。但想完美的控制这个东西,很难。

现在自己的体外发力就相当于一个小孩子的水平,想要完美掌握自己最大的发力,太难了。要想尽快掌握体外发力,只能是先做轻微的尝试,不发十分力,先尝试发三分力。

想到就做。矮矮的萧九站在木桶旁,手按水面,掌心收缩几次,小身板轻微一抖,掌心一吐一收。

木桶里的水面急速下陷,不等溢出桶边,又猛然涌向水面中央,波峰高出桶面半尺。

玄静坐在秋千上静静的看着他,在家的几位师兄师姐悄无声息的站在了广场边。萧真人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峰顶,史明站在他旁边。

萧九站在水桶旁,“不够干脆。力不够干脆,牵扯太大。所以整桶水都被这力给带动了。”他自语:“这也很正常的嘛!刚刚练怎么可能做的那么好呢?”

他傲骄的插挺挺小胸脯,脆声声的说:“不怕,接着来!”

站在桶旁,静心,沉气,手按水面,掌心一吐一收。水面一沉一升。和上次一样。

萧九站在水桶旁,很有耐心的,左一下,右一下,水面一沉一升,随手抚平,换一只手再来。

因为频繁发力,渐渐的,手越来越累,手掌和手腕及小臂已开始发酸。不得已,他停下来休息。

日头正午。他抬头看下太阳,洗手,吃饭。

不知何事,萧真人来到了小广场上,在广场上走来走去。师兄和师姐们在一边陪着,史明不知道去哪里了。

萧九吃完午饭,跑到外边,正寻思着找点什么好玩的事情,一抬头,看到师父和几个师兄师姐都在。

屁颠颠跑过来:“师父,您怎么下来了?”

萧真人呵呵一笑:“看你刚刚练得挺不错的,所以就下来看看。”

萧九说:“师父,你很久没给我讲道了。”

萧真人慈祥的摸摸他的头:“想听师父讲道了?”

萧九点点头。

萧真人笑着说:“怕不是有什么问题吧?”

萧九嘻嘻一笑。

萧真人笑呵呵的说:“你修行的挺好的,有些问题暂时想不明白很正常,那要靠你多观察多思考才能解决的,修行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的。

其实修道嘛,不能只重视习武,那就把路走窄了,一定要更加的注重文化才行。

文以载道嘛。道需要用到文字来表达。同样的,也需要修道者提高自己的文化去理解。

这个提高自己的文化你也可以理解成提高自己思维能力。你明白的事情越多,思维能力也就越好。

只有在文化上的认识提高了,才能真正的知道武是什么,道是什么。知道了武和道是什么,我们习武修道才能真正的提高。

你自己的经历不是很好的证明这一点了吗?每当你对世界看得更清楚,对世界的本质也认识的更清楚的时候,你在习武上就会有所突破。

我说的文化并不只是书本上的那些知识,是一个更广义的,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一切已知的和未知的东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