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止戈(2 / 2)

大师兄又走进来,笑咪咪的说:“十二分钟,十二盒。”随手甩出一箱巧克力,一箱十五盒,他取出三盒,将巧克力连同纸箱递过去。

陆再归眼睛转了转:“让弟弟和我再打三分钟吧。”伸手将另外三盒也拿了过去。

大师兄一乐:“那好吧,就当你输了,这三盒也是你的了。”

陆再归笑不出来了,黑着脸转身就走。待出了树林,只听他大喊:“妹妹,快,哥哥这里有好吃的,比那红豆糕好吃多了。”

远处传来一个妇人的声音:“再归,再归,你跑哪里去了?”之后又听她自言自语:“再归,这名字真难听。下一个孩子说什么也不能带归字了。”她埋怨的说。

大师兄嘿嘿一乐,挥手之间,石室里一空,所有景物消失,只留下一个空空的石室。

石室外面,萧九趴在大师姐怀里,正踢着小腿,吃着巧克力。大师姐明显情绪不高。

玄智在那里自言自语:“大师兄好厉害,竟然能把异界的空间强行拉到我们这个世界来。那要这传送柱还有什么用?”

那柱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在鄙视他的鄙视。玄智老脸发红。

几人回到别墅,恰好看到玄怡往外走,脸色不太好看。大师兄眉头微皱:“发生了什么事?”

玄怡叹了一口气:“听校长说学校有一些学生有点情绪,我去看一下。”

萧九兴奋在大师姐怀里直跳,伸着双手扑向玄怡:“怡姐姐带上我,怡姐姐带上我。”

自从五岁那年跟着几个师姐去山下上过课之后,他就在家里待不住了,总喜欢往外跑。

大师姐无奈,把萧九交给玄怡。叮嘱到:“不许进武馆和人打拳,不许乱跑,去哪里要和怡姐姐说。”

萧九脑袋象啄米:“静姐姐放心吧,我知道了。”拉着玄怡就跑。

由不得玄静不担心,上次老七和老八带他出去,他竟然偷跑去武馆和人打拳去了。幸好发现的及时,被老三制止了。不然,某些场馆就要多一份订单了。

以他的实力,常人哪里是他的对手。

玄怡带着他下山,开车向学校而去。

……

山上,玄静问玄智:“老五和老六还没回来?”“没有。估计快了吧。”

大师兄:“他们没什么事,不用担心。”

......

云隐市灯光如虹的大街上,萧九眼睛巴巴的盯着车窗外面。看着服装店里面好看的衣服:“这白色连衣裙好漂亮,柔妹妹穿上一定好看。”他心中暗想。

每次去看紫柔他都会带好多东西,现在紫柔那里都可以开一个百货公司了。玄怡从炸鸡店给他买了炸鸡和汉堡。

差不多半个小时后,两人来到了云隐市全国排名前几的学校:云隐理工大学。

华国很多人才都出自这个学校。学校教育理念比较先进,教学质量很高,对学习抓得很紧。学生的素质普遍很高,求知欲很强。

而老师的年龄跨度很大,有三十多岁年轻有为、讲课生动有趣的老师。也有六十多岁讲课比较古板、理论知识非常扎实的老学究式的老师。每个人教学方法都不一样。有的老师要求非常之严格,学生就会比较累。

这次的事情就是这样,因为学习的压力太大、太大了,学生们实在解决不了,从自我调节、自我努力到小组互助都没办法完成,这才有了情绪。这种情况下有情绪很正常。玄怡带着萧九来到礼堂,现在有情绪的学生都来到了礼堂。

到礼堂后,萧九就一个人跑了,去找他的好哥们了。他在这里混得风声水起,和不少同学关系都不错。每次来这里都会和一帮好哥们儿大呼小叫、鬼哭狼嚎到半宿,蓝球馆,足球场,羽球馆,到处都能看到他。

在观里他是人见人爱的小可爱,但在学校里,他就是人见人畏的小霸王,云隐理工大学所有场馆霸主。没办法,身体素质太变态了。以修道人的身体素质去玩普通人的体育项目,当然能玩出花来。所以他有个绰号“百花小霸王”。

按下他呼朋唤友不提。

玄怡来到礼堂,看到学生们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在小声的说着话,有的还在写着功课、看着书。现场有保安在维持秩序。有几个年轻的老师在低声的和学生们说着什么,学生们满脸无奈。有学生偶尔插一句嘴,又低头看书,一脸苦笑。

玄怡走进去,和前排的几个同学聊了起来。

前排的一个比较稳重的女同学小声的说:“几位老师给的压力太大、太大了。我知道他们是为了学生好,但他们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

本来大三的学生就很忙,我们不仅要完成许多课程的学习,还需要考虑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和实践经验积累,但老师们不能正确衡量这些,一味的往我们身上强压,课业多如山,我们自己的事情又那么多,都没时间去处理。”

其它几个同学也在一旁七嘴八舌的说着,说完了话就赶紧低头看书,一脸的无奈。有的还抓紧时间和旁边的同学讨论几句。

玄怡也有些无奈,走到舞台上,斟酌着说:“同学们的情绪我很能理解,老师的目的肯定是为了大家好,能够让大家多学点知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呢是我们学习都是有理想的。小时候我们上学老师经常会问我们:‘你将来的理想是什么?是做科学家建设祖国还是做医生救死扶伤?是做工程师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还是做个军人保家卫国?’

老一辈的老师在潜意识中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有理想的,为了这个理想我们可以吃更多的苦。所以他们才会对我们要求那么严格。有理想有大抱负的人的确可以吃更多的苦。比如袁隆平爷爷,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李四光等等等等……。

他们吃了无数的苦,只为让巨人重新站起来。老师们给那么大压力的原因,可能就是希望我们能继承先辈的事业吧。

第二个呢他们是希望我们将来有个好点的工作,可以养家糊口,不至于为了一日三餐而惶恐不安。

因为他们经历过最困难的年代,在那种连过年都吃不饱肚子的年代里,能够不挨饿就是最大的愿望。

他们在担忧,他们吃过那种苦,自然不希望你们遭受那种痛苦。他们在下意识中所做的事情,就是为了确保在将来你们能不饿肚子。现在吃点苦没什么,将来是甜的就好了。

在这种下意识的支配下,他们才会给你们安排那么多课业,以这种方法来逼你们进步。

因为他们害怕,害怕你们将来连饭也吃不上。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体会不到那种苦。

因为有了先辈们的努力,我们现在的人很难体会到了。如果真的能体会到那种苦,我相信现在的这些压力你们更加能够理解。”

玄怡又说:“大家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我谈的也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我唯一希望的就是大家情绪归情绪,但学业千万别放下,每天该学照样学。

至于我说的个人要有理想的问题,大家最多做个参考。如果你不能让自己学习保持精进,那可能的确需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理想,让自己的人生有个方向。

如果你本来就很喜欢学习,也能在学习这条路上保持精进,那有没有理想无所谓。其实做为学生,你们的本职就是要学习的嘛。没有理想你也要学,这是你的责任。”

“至于老师安排学业压力太大,这应该是沟通不畅的问题。老师没有和你们生活在一起,很多你们的情况他们不了解,所以安排的课业超出你们的能力范围也能理解。

大家还是要做好沟通。有什么想法一定要和老师们讲。大家不要在心里认为老师不讲道理或是不敢对老师讲。你不讲出来,你怎么知道老师不接受?所以有什么困难一定要讲出来。”

玄怡想了想,终于还是停下来。

“今天的话题还没谈完,但今天就到这里吧,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再探讨,也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和自己的看法。”

玄怡走下舞台,礼堂里响起掌声。

正向外走,手机响了起来:“小九,你在哪里呢?”

“怡、怡姐姐,快、快来呀!这、这里好、好玩,有、有会闪、闪光的灯,还有辣饮料,好、好、好喝呀!滋……。”听筒里传来一声嘬酒的声音。

玄怡火冒三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