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百变神女,仙宗没落(2 / 2)

此地多山多水,山多奇秀,四季长青,水多秀美,四季长流。

有四季,但不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暖湿润。

越往南走,气候越是温暖。越是适合妖兽的生长。所以天汉皇朝以南的十万大山,又叫南域,正是妖族的大本营。妖族自称天灵族。意为被上天赐与了灵智的一族。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始明界本没有妖族,只有灵智未开的野兽。当时天降了一条巨大的神龙,浑身浴血,坠于南域,垂死挣扎了三个月。后来终于还是死了。死后身躯便化为了十万大山,所以整个十万大山又叫神龙域。

在神龙落下之后,有不少野兽得了他的精血,便逐渐有了灵智。所得精血越纯粹的,灵智越高,对于修行明白的越多、越彻底。

据说最纯粹的精血被四只狐狸分而得之。这四只狐狸后来便成了南域的四大狐族:涂山氏,青丘氏,有苏氏,纯狐氏。因为血脉来源于神龙精血,所以他们自称为神狐。

但现在的有苏和纯狐两族不知因何已没落了。四大狐族仅余涂山和青丘。

所有的妖族都可说是神龙的后人。

至于魔族,专门以生命的各种欲望和不正的心念,即负面的能量为修行的资粮。在妖族未产生之前,魔族势力很小。因为始明界基本被人族掌控,争执没那么大,魔族得不到充足的资粮,自然无法成长起来。

妖族起来后,和人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负面的能量越来越充沛,魔族便有了顺势坐大的机会。

也就是说,哪里有争执,不安定,哪里就有魔族。越乱的地方越容易招引来魔族。所以魔族基本上是和人、妖二族混居的。但从表面上难以分辨。

五千年前的那场绝世大战,魔族本来很有机会壮大成为始明界第一大族。但聪明的人族和狡滑的妖族竟然在大战中给魔族设了一个局,先围歼魔族。

魔族都惊呆了!魔族高层怎么也想不到,这两族竟然在打生打死的时候联手给自己一族下套。结果魔族损失惨重。战后统计,做为打酱油的魔族,伤亡的程度,竟然超过了做为战争主力的人、妖两族。

最后魔族在人、妖两族的热情帮助下订立了三族友好条约:和平发展,友好互助,积极进取,互通有无。

据说当时的战后协商会议气氛热烈而隆重,庄严又温情,签字台前鲜花簇拥。三族的代表们感慨于战争的残酷,感慨于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的伤害,格外珍惜战后来之不易的和平。沉痛的悼念了在战争中牺牲的各族勇士。魔族代表态度积极,深明大义。在会上做了大量发言,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恶痛绝。说到激动处,心潮澎湃,竟然口吐鲜血,不能自己,甚至多次晕倒。人、妖两族代表深受感动,感念于魔族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两族代表在魔族代表喜极而晕的情况下,代为签字,捉手画押。

史官们于此日如此记录。

......

长仙宗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就是为专门防范妖族而建。

宗门坐落于天汉皇朝东南方向。由十五座山峰组成,峰高超千丈。宗主峰在最南方,也最高。其余十四峰呈半圆形围绕在宗主峰周围。宗主峰正北方是宗祠祖地。整个半圆形的开口面向南方。直面南域。

各峰相距主峰从十几里至二十几里不等。半圆的两端距宗主峰约二三十里,半圆的中间位置距主峰约十几里。

在相邻两峰之间都铺有索道,建在峰腰以下的位置,每峰又有索道单独通往宗主峰。索道宽约两丈,四通八达。这是以前所建,那时与妖族战事频发,为了方便各峰之间的调兵遣将,特建索道。

索道建了上万年了,坚固如初。也不知道是何种金属制成。

索道之下,是深深的山谷,其间近山处树木参天,遍地奇花异草,稍远处阡陌纵横,人烟稠密。那是专门为长仙宗种植药田的农户。祖祖辈辈住在这里,也不知多少代了。

天汉皇朝这片大地换了好几个朝代了,基本上每个新朝建立,都会把国都建于长仙宗的西北方。寄希望于长仙宗防范妖族。

长仙宗更象是担负着某种使命,在保护着天汉皇朝境内的人族,让他们安心生活,繁衍生息。

“五千年过去了,后继无人啊。”相貌英俊的长仙宗宗主陆长归站在主峰的大殿前,神情落寞,凝望着远方,喃喃自语:“难道是因为天地有序,和平永驻,所以不需要我长仙宗继续守护这神州大地了吗?所以便要断掉长仙宗的传承,消掉长仙宗的基业。是这个理由吗?但妖魔二族与人族的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啊!”

“还是说是因为缺少残酷战争的磨砺,门人们挖不出自身的潜力,得不到真正的成长?”宗主陆长归又低声自问:“是这个原因吗?”

这问题困扰了他好多年了,从他长大后就在操心这些事。再不改变,最多八百年,长仙宗就会落为一个小宗门。

就因为整天为宗门的事操心,三十岁才有了一个儿子,又过五年有了一个女儿。今年四十了,头发之中竟然有了银丝,这在修道的人中简直不可思议。修道人中,年过百岁但貌比二八者比比皆是,年纪四十便有银丝在修行人中算得上绝无仅有了。

他自己悟性和资质也是上上之选。如果他潜心修行,最起码还能提高一个境界。

但他放不下啊。他对于因为操心宗内事务而落下个人的修行并无任何怨言,反而心中坦荡。以他的资质想要突破境界其实很容易,闭关一段时间就可以了。关键是他心静不下来。

长仙宗有很多顶级的功法绝学武技,非常玄妙,非常强大,都是顶级的,但是很遗憾,没人学得会,能看懂的寥寥无几。其中有的功法绝学竟然没有一个人修成过,连他都怀疑那功法到底能不能修?还是说是骗人的?但那些功法放在百经峰上万年了。立宗就有了。祖宗不可能是傻子吧?

反倒是裂天门和拳宗的人凭借着悍勇而专一的功法走出了一条路。

长仙宗内有神剑峰,神刀峰,神拳峰,盘龙峰,游龙峰,万卷峰,百经峰,丹峰,阵峰,器峰,戒律院,外事院,内事院,长老院,宗主峰等,共十五峰。名曰仙宗十五峰。

其中剑、刀、拳三峰顾名思义。

盘龙峰习的是枪、棍、鞭类,及其它类的或软、或长或短的兵器。

游龙峰,专门研究身法和步法、轻身法的一峰。功夫再高,跑得没人家快也不行吧?功夫再差,只要跑得比他快,他又能怎么样?所以长仙宗独设一宗,专研身法和步法。

万卷峰有完整或残破的武学秘本超万卷。在此峰下还有一堂:善德堂。专门研究这些武学秘本的一个群体,宗主,长老,弟子都可加入。每个人都可研习,并把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由长老们整理好后归入万卷峰,以降低门人的习炼难度。说白了就是资源共享。

百经峰,有高深功法秘经超百卷。这些经卷基本就是长仙宗的根基所在了。由前任宗主和前任的长老们研究、研习,完善补充。并根据门人情况选择传授。前任宗主长老们基本不下山,在山上乐的逍遥。

丹峰,阵峰,器峰,顾名思义。外事院,内事院,合处一峰。戒律院、长老院、宗主峰,都是独处一峰。

宗主峰之后还有一峰,是宗祠祖地。宗主一脉的祖上闭关、祭祀之地。

神剑峰,神刀峰,神拳峰,盘龙峰,游龙峰,丹峰,阵峰,器峰,每一峰都有固定的弟子,但这些弟子只是在这里挂个名,平时住在那里。在修行的时候各峰弟子是可以到其它峰去听课的。目的就是让弟子们取长补短,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因为很难说某个弟子最适合什么。情况都是在变化的。现在很适合学剑的,很有可能在某个时间里表现出学刀的天赋。到那时是可转去学刀的。但是,一旦过了某个阶段之后,就不能再混修了,要专一前行了。

以前去某些峰学习是要靠功劳去换的。自从陆长归做了宗主就免了这一条,只要你想学就去学,不用功劳也行。

“但还是不行啊!掰着手教都教不会啊!”陆长归的眉头拧成了疙瘩。现在的情况仍然是越来越差:“愁啊愁,愁得白了头。”他伸手摸了摸头上的白发。

后边传来了一声稚嫩的声音:“爹爹!”

陆长归回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