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学箫34(2 / 2)

最后两家老人都定了调子,等老祖宗回来就把小丫头送过去。在此之前,可以给小丫头找个乐师师傅,兴趣也是很关键的,往往更容易出成就。

妈妈这时在群里问:“囡囡想学什么乐器?”

夏青青于是说道:“我要学习古箫!”

来到梁玉住处,夏天在外面找了地方停车,之后三人来到正门外。

按了门铃,就听到有人急匆匆地从里面跑出来,人未到声已先至:“宁姐姐,你还真是心急啊,昨天才联系我,今天一大早就来了。咱们两人离的这么近,平时也是常走动的,没必要这么着急不是?”

“呵呵,我才不会和你客气,是我孙女想要学乐器,我这么些个儿孙辈,没一个和老婆子一样爱好,你不知道我有多难过。好不容易有一个喜欢的,我要不变着法地帮她,那才是出了鬼了。我是真高兴,虽然不是声乐,至少老婆子我也算是后继有人了,能不着急嘛。”一见到梁玉,奶奶风风火火的性子就表现出来了,夏天与夏青青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出——奶奶真实的一面原来是这样的感叹。两人齐声趁说话空档,齐声道:“梁奶奶好!”梁玉冲两个孩子点头道:“好好好,你们也都好!到梁奶奶这里,千万别客气,就当是自己家”

寒暄了几句,很快就进到里面二进门的主屋客厅,等众人坐下之后,梁玉仔细打量了夏青青,便武开口询问起来:“小丫头今年几岁了?”

“梁奶奶,我今年五岁了,已经是大孩子了!”夏青青强调了一下自己不是小孩子了,但这句话在两位祖母级的人物面前,却起了反作用,觉得这小丫头太幼稚了,夏天在旁边听了直撇嘴,果然是小丫头,这样说不更让人觉得小。

“嗯,能跟梁奶奶说说为什么想学古箫吗?”似乎对小丫头的考察已经无形中就开始了,希望通过两人的对话,了解小丫头的个性,再判断是否适合。

“梁奶奶,我很喜欢弄箫那种感觉,听到箫声让人觉得很舒服,圆润轻柔、幽静典雅,我觉得很能表现女性的知性美,而且箫携带方便,无论在何时何地,一个人静静的就可以奏箫。”夏青青绞尽脑汁,才想到这么个理由,而携带方便也是个重要的原因。

梁玉和姐姐两人都点了点头,感觉小丫头确实是认真的,而且自己也考虑过学习的理由,至少不是一时冲动。梁玉继续道:“古箫无论是六孔还是八孔,因为孔数的关系,有些音是直接吹不出来的,需要控制气流与气孔,这就需要你对音乐有很强的判断,以及——娴熟的技法。不然吹出来就很难入耳了,古琴的难在调音,但调好之后就不会要求演奏者一直兼顾音色,只要技法娴熟,怎么都不会太难听。箫这种简单的乐器反而更加难以控制,因此练习的时候不但要有天赋,还要苦练,如果我说学古箫很辛苦,你会怕么?”

“奶奶,我不怕!我真的很喜欢才会求着学,而且我很聪明的,肯定会好好学习的,请梁奶奶放心。”表了表决心,让对方看到自己坚定的样子,夏青青相信这样会为自己加分不少。

果然,梁奶奶突然严肃地说:“既然你有这个决心,梁奶奶也不是不给你机会,你先跟着你奶奶学习乐理,我给你一本古箫基础技法的书,你先照着练习半年。在这半年里,如果觉得厌了,我也就当没有今天这回事儿,如果你坚持下来,并且表现的让我很满意,我也会收下你,并且把自己的技艺都教给你,怎么样?”

“谢谢梁奶奶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好好练习,让梁奶奶开心地收下我的。”夏青青觉得自己半辈子都没有今天表决心的次数多,心理年龄大了,还不能表现出来,着实辛苦。

双方做好了约定,临走前梁玉选了一支学生用的六孔箫,连同自己编写的《古箫吹奏基本技法》一书送给了夏青青,之所以选六孔学生用箫,虽然夏青青手指手的较长,因为年龄太小,手指还是有些按不过来八孔箫。

两位手帕,又聊了一会儿,差不多到中午时间,梁玉极力想留三人吃午饭,但奶奶还是拒绝了,说以后拜师了经常会来打扰,不用急于一时。之后奶奶带着夏青青回了家。

接下来,夏青青每天都跟着奶奶学习乐理,虽然与地球略有不同,但大方向还是差不多的。奶奶也惊诧于孙女的悟性,果然是个好苗子,不到半个月时间,夏青青就把乐理知识学习、理解、融会贯通,再结合以前所学相互印证,理论水平是直线而上,之后就开始听音练习,练习呼吸、控制气流、练习指法,再到颤音、倚音、滑音、打音、叠音、波音……也许是前世练的多了,也许是现世确实有天赋,总之在奶奶的眼里,那是妥妥的天赋异禀,短短两个月小丫头就把乐理学习透了,而且还把基本技法掌握纯熟,奶奶天天都开心的不得了,逢人就夸自己小孙女聪明,听的亲朋好友耳朵都起茧子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