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日游学宫(1 / 1)

回头查看原身记忆,夏青青发现自己所处的时代,居然是战国时代。自己居然附身一名叫吴青的男童,随侍在齐国稷下学宫向邹衍求学的学生身边。对于邹衍,夏青青可是闻名已久啊,阴阳学家代表人物,对后面儒道两家影响颇大,貌似自己跟随的这个公子没有什么名气啊。算了,既来之则安之。

醒来之后发现刚好是清晨,起身穿衣洗漱,又像平时一样帮主子打水梳洗,准备干粮,吃食并不怎么好,想来主子也不是富贵之家。“小青,今天邹先生要在学宫讲学,我们要早一点到才行。”主子催促道。“好的,公子。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不知道是否备上束修之礼?”吴青一面应道,一面又追问了一句。周公子眉头一皱,似乎想起自己钱银不足了,但束修的规矩可不是那么容易筹备啊,于是便硬着头皮道:“不必了,邹师最近每日都会讲学,昨日也没见学生奉礼,事后再议吧。”说完当先向学宫方向走去。

吴青提着篮子,紧跟在后面。一路上,主子见到有名气声望的学子,都主动上前打招呼,即使不相识也要混个脸熟。想到不用自己出面,也觉得悠然。

稷下学宫的学习氛围可是闻名诸国,能在这里求学的学子本身也都是有相当高的学识的,不然什么也听不懂,就贻笑大方了。进入学宫之后,听见里面有人正在争论,感觉这里并不像一般的学堂,更像是一个大型会场,上方虽然有讲席,但下面却是空旷一片,地上有竹席供人席坐,这里应该就是争辩的地方的。再行数十步进入二进,四方均为教舍,院中央也有一座论辩台,四周屋舍若干,应是诸子分室讲学之所。吴青向里面望了望,见仍然有人出入,想来应该还有三进、四进吧,这么大的学宫,肯定要容纳各家讲学,如果不够用就难看了。

周公子进入二进便右转,和众人一起进入一间教舍,里面能够容纳四五十人的样子,前面有书案,约有六七排,后面连书案都没有了,地上置席供学子乘坐。周公子与诸位同窗见礼之后便靠后面坐下,让吴青取出文房四宝置于案上,之后将提篮放在案下,就把她支出去了。

吴青对诸子讲的东西不感兴趣,但却被外面的争论场面所吸引。正想到外面看热闹,见主子赶自己出去,简直是求之不得,立即行礼出门而去。

出得门外,回到一进的院子,夏青青发现这里还在争论不休,刚才来的时候好像在讨论天命什么的,吴青只听了一耳朵,有这么一点印象。现在居然又在争论义利关系了,夏青青来自后世,对这些片面的理解自己不屑,若是让她上去讲,也能讲出些东西来,只是完全不习惯这个时候的说话风格,被人说粗俗就没面子了,作为有教养的新时候好青年,怎么可能当面表现出来。当然,夏青青还是很佩服这时代的人们,尤其像邹衍、孟子等名家,都是眼光跳出这个时代的人,可谓是成仙了道甚至称宗做祖的人物了,比起她这个小人物来说,不知强悍了多少倍,这点自知之明,她还是有的。于是,吴青就近找了个靠边的位置,看着他们的表演,用来消磨时间。

稷下学宫的学风之鼎盛,夏青青算是见识了,一天从早吵到晚的,耳朵都嗡嗡嗡直响,以现在这样的隔音条件,也不怕影响别人。这也就是都带着学位来混名声来了,要不然怎么可能让人定下心来读书。

像孟轲、荀况、邹衍、孙武、田骈、慎到、季真、申不害等等,哪个不是名扬诸国的人物?都已经出书立说,开堂授课的大家了,难道还能希望他们在这里学东西?稷下学宫,表面上是官办学堂,其实更像招贤馆之类的场所,是为齐国招贤纳士的地方,先是来这里做一通报告,把自己的立意想出来,再详细阐述明白,接受他人置疑,再予以反驳。目的不就是让其他人信服,之后再通过王宫的口舌传递,进入大王视线就会更受重视,前途亨通了。

对于自己呢?自己一没身份,二没地位,基本很难混出头的,估计辛苦一辈子也就混个温饱,果然战国时代根本不适合自己呢。况且自己又不能随便打乱时空节奏,想要参与七雄争霸,就算是最后名利双收也没有任何意义。

吴青是个喜静的性子,感觉很无聊,想着想着便坐在地上隐隐睡去,好在她所在的位置极为偏僻,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不知过了多久,听到有人呼喊的声音,才发觉时间已经不早了。见学宫内仍然还是一片繁忙的样子,于是又转回周公子所在教舍门外张望。见里面仍然在讲学,而主子也是专心听讲,于是便放下心来。

夏青青感觉太无聊了,如果能够自己脱离就好了。之后夏青青便发现眼前一黑,再次陷入昏睡。灵魂再次跳进未知空间,随便选了一个方向继续跳跃。

-----------------

不知过了多久,夏青青睁开眼睛,发现已经不在稷下学宫了。“原来真的可以自己脱离。”夏青青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四处张望。发现自己正在一家宗门内,正在进行大比。闭上眼睛假寐,趁机沟通一下这片时空,结果发现居然是自己做的孽,果然不能随意玩弄时空啊,后面的发展全变了。好在自己也不了解原本是如何发展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功德都已经到手了,管它洪水滔天。

夏青青在融合娄青青的身份,把后世武道抱丹成婴那一套搬了过去,人族开辟了武道一路,引起全东荒的重视,武道发展简直是大放异彩,各种武道功法层出不穷。因为炼武不限灵根、体质,只要求根骨和悟性,被三大正统体系排除在外的人,原本只能走旁门左道修炼,自此多了一份选择,资质再差也能达到三阶的水平,对于提高身体素质再好不过了。更重要的是武道催生了剑道、刀道等物修之道的提前出世。

过去的一段时间,天庭开启封神,共封三百六十五正神。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布雨兴云、善恶之神。佛门也得了六人,即四大天王、哼哈二将,也有说这六人本是佛门之人转世。

加之九天各层的大佬,至此东荒的格局已经完全成形。天庭囊括了人、神、妖、魔各族群势力,原来各守一方山头的散沙终于被一统于天庭之下,除了高高在上的七大功德圣人之外,所有势力、大能都要受到天庭的制约,从四象天到月轮天的八层天界、下到人间界、再下到冥界,整个三界都敕封了正神监管,就连人间界的人皇开始自降一等称天子,居于天庭管辖之下。后土圣人也被列入六御之一,成为天庭一分子。妖族首领帝俊、太一居于日轮天,与之相对的魔族首领罗睺、计都刚居住在月轮天。日轮天、月轮天也同样敕封了太阳、太阴二星君监察,对于妖、魔二族金仙大能来说,虽然形同虚设,但也代表了天庭的正统。

封神之后,等同于将所有权力集中在了天庭,原来的掌管天界五方五行、四时变化的五老天帝,人间界镇压四方、掌管时令的五方大帝、四象二十八宿,受到天庭四御的制约。冥界的后土圣人除领六御之职外,身边还多了东岳宗王与地藏菩萨两位协助,下面丰都大帝、五方鬼帝、六天鬼神、十殿阎罗也多了两位上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