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 广川商议61(1 / 2)

春雨中的扶柳城中,处处都是忙碌的人影。城墙外正在挖掘壕沟,城墙上正在大力夯实;里正保长们正在指派劳役,安排壮丁;大街小巷,巡逻的兵丁鸡飞狗跳的在搜查陌生人,清除奸细,防止他们获取情报和战时纵火;城中粮仓也被重点保护起来。扶柳城正在大规模的备战,来应对将要到来的危机。

在城中心的议事大厅,文臣武将都神色凝重,武邑之战十多天了,战报不断的涌来,战况对师家越来越不利。宫兰介虽是心中焦虑,也只能极力宽慰大家,师苑春倒没有看出丝毫慌乱,野臣坐在中心,盯着自己的袖口,一言不发。

陶惕生面容憔悴,声音嘶哑,“这一个月来,上上下下都在为大战做了准备,加固墙基、加高城墙、储备粮草、深挖壕沟、引水灌土、编丁入伍、清除内奸,有夫人和少主坐镇,将士甘心作战,誓死保卫扶柳城!”

宫兰介点头,“长史日夜忧勤,幸有长史在,才稳住了局势。”

陶惕生言道:“为少主分忧,是臣的本分,现在的扶柳城固若金汤,阳武就是倾国来攻,臣可担保不失!只是,这武邑城,五日前……已无消息传来。”

索侯来慷慨请战,“少主,臣带三万兵马去解武邑之围。”

“索将军带走了最后的兵马,若是城中有事,该怎么办?”祖在中强烈反对救援武邑,“有樊将军在,武邑可保无虞!樊将军是百战之将,手下都是百战精兵,比这个更为难的战况,樊将军也经历过!我们避难大泽之初,阳武也举兵进犯,我们不过两万人,粮草匮乏,所遇到的艰难更甚于今日,不也顶住了吗?”

陶惕生感慨道:“当时何等艰难,所赖大伙都存必死之志!”

华襄隐隐有些担忧,“当时我们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那是因为我们精锐多,都在元镇征战数年,可不是现在的武邑城中那些兵将可比的。”

索侯来坐不住了,“若是武邑丢了,扶柳城也是难保!”

“宁失武邑,绝不失扶柳!这是我们的根本所在,这三万守军是我们最后的依仗,若在野战中倾灭,可是灭国的灾难。”祖在中强烈反对救援,“当初我就提议,把邽将军的二万人调回,共同防守,扶柳城城墙更高大,更利于防守。”

索侯来还是坚持救援,“祖将军,就算是不让动用守军,征发壮丁总可以吧!这些农夫在冬闲也都操练过,虽然没法和常备军比,可也有一战之力啊!”

华襄叹了口气,“刚下春雨,正好春种,此刻征兵,误了农时,到了秋季,定然收成不好,到了那时,我们就是不亡于兵败,也怕是亡于缺粮啊!”

众人都陷入无奈的沉默中去,手头这些人,无法应对全局。

看到一言不发的陶惕生,华襄问道:“难道陶长史也没有应对之策?”

低头沉思的陶惕生抬起头来,“我看,把匡司马、王父将军他们从贝丘召回来吧,共同防守扶柳城,安全起见,少主还是移驾别处吧!”

见众人纷纷点头,宫兰介这才心定,“就按长史的办法去准备吧!让君祥和君美前去威城,若是这里有什么不测,算是给先公留下血脉。”

众人正要离座时,突然听到师苑春坚决的反对声,“不行!”

听闻师苑春竟敢如此否决众人意见,宫兰介有点生气,说话的语气也有些重了,有些指责的味道,“别使孩子气,君美,这里商议的是军国大事。”

师苑春的神色很是坚定,“众位叔叔,武邑有三万人马,还有数万百姓,我们绝不放弃他们!若是放弃武邑,扶柳城也难保,武邑城墙虽不高,但周边都是沼泽地,更适合防守。若是失去武邑,阳武顺势南下,我们万难抵挡。”

宫兰介不满道:“女孩子家懂什么,还是听长史他们的。”说着,就要走人。

谈娘却是笑道:“我是妇道人家,不懂大略,可我觉得君美说的有道理。”说着,就挽起宫兰介的胳膊,将她又按了下去,“听听也无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