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杨家预谋(1 / 2)

昭明宫中,梁汝循奏道:“圣上,臣和中帅扫荡了北野城,抓捕了上千丐头,从快审决,斩了上百罪大恶极的丐头,将乞丐和流民召集起来,准备送往梁国。”

皇帝点头,“留意一下,看看流民中有没有公主。”

梁汝循点头,“臣已经叮嘱了,各级官吏都在严格排查。”似乎想起来什么,又奏报道:“臣命人盯了杨家几天,发现未有异动,想来不是公主了。”

皇帝失望的叹了口气,突然言道:“九成,你为朕写逊位诏书。”

梁汝循觉得自己听错了,赶紧问道:“圣上要写大位诏书?”

皇帝笑道:“朕打算逊位,将大位传给太子璟文。”

“璟文?”梁汝循更是惊讶,“是臣听错了?是太子璟荣吧。”

皇帝面色变得肃然,“九成,朕在太梁山,还有个儿子,叫璟文”……

听完皇帝所言,梁汝循也觉得这故事有些不可思议,不过也是合情合理,便点了点头,“臣可以写这诏书,但是要所有大学士都点头之后方可。”

皇帝将逊位的想法和盘托出,言明自己做太上皇,督导璟文。众臣从未想到,太梁山下竟还有个皇子,不过想起早些年皇子纷纷夭折,也就理解皇帝为何如此安排。只是皇帝正值鼎盛,这个决定很是意外,见到帝心已决,想到皇帝依然为太上皇,还能主导朝政,重臣也没多加劝阻,纷纷表态支持。

中都西北的普宁坊住着众多太学学士,故多斯文之气,杨府位于坊里西部,是片不大的府第,杨茂成是太学博士出身,因女儿而成为中辅,故而谨慎小心。他知道璟荣的底细,这些年来,杨茂成为此如坐针毡,想想姜家被灭族,不过是二十年前的事,如此显赫的膏粱世家在顷刻间被族灭,杨茂成还历历在目。

杨茂成本是太子党人,在太学风波中却背叛了梁相和太子党人,和姚家站在一起,正是他的投靠让姚家赢得了太学案,姚家自然投桃报李,杨家慢慢跻身华腴世家,一旦璟荣被废除,所有的荣华富贵烟消云散。

在杨府,省亲的皇后、父亲杨茂成和弟弟杨益三聚在一起。

杨父深感应该急流勇退了,便劝说道:“杨子,我们杨家已经享受了二十年的荣华富贵,得到的已经够多了,不如将璟荣带回杨家。”

杨益三连忙反对,“爹,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啊!”

“你这是对抗圣上啊!”杨茂成面带恐惧,努力控制自己双手的颤抖。

皇后轻松笑道:“父亲不用担心,我听武府恺说过,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只要我们找到足够多的朋友,只要我们上下齐心,只要我们准备充分,就可以让璟荣继承皇位。”

杨父声音发颤的言道:“不得放肆,一切自有圣上做主。”

这时候,杨乐丰从厢房走了出来,“姑姑说的对,璟荣哥哥才有资格。”

杨益三教训道:“这里是大人说话,你一个孩子赶紧出去。”

“坐下吧。”皇后指着座位,“这孩子从小就有主意,我想听听。”

杨父摇摇头,“我可是亲眼看着璟荣被小被抱走的,他不是太子。”

杨乐丰却是摇头,“爷爷说的也不尽然,没人知道璟荣的来历,皇帝也没当众说出来!这就是我们的希望,只要姚家能站在我们这边,就能达到目的。”

皇后露出满意的笑容,“乐丰这孩子说的对,自从太后大行,圣上有意削弱姚家,已让姚武非常恼怒,能和姚家联盟,我们就有半数之胜。”

杨益三担忧的言道:“姚家不是太后在时的姚家了。”

皇后摇摇头,“姚家掌控二十多年的朝政,百足之虫,断而不蹶,表面看着衰落了,其实很多力量是隐藏的,一旦发动起来,也很惊人的!”

杨乐丰言道:“姑姑说的对,姚家出面,邕梁也会同意璟荣哥哥继位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