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方案落地执行(1 / 2)

2009年的6月18日,很吉利的一个数字,甚至成为了京东的一个促销名词。

将公司新的发展规划文案发给了每一位参加会议的员工,都是各部门的主管,也是目前公司里边职务最高的了。

“很多的主管,进来公司也快一年的时间了,最短的,应该就是动画部的张主管了,一个月不到。”

“为什么在这个时间,增加了这么一次会议,给公司做这么一个调整呢?”张森没有奢望在座的员工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我想给大伙,也给我自己一个机会,一个让我们所有人都能够一同成长,一起分享我们成功的机会。”张森自问自答。

2017年,张森从省城的商贸分公司行政副总晋升为集团公司行政副总的时候,集团老板问了张森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这帮销售经理稳稳的在公司工作?”

当时集团公司有四家子公司,一家是在广州的商贸公司,一家是澄海的电商公司,一家是在澄海的生产和销售一体的工厂(公司),还有一家外贸公司,经营玩具类目产品。和其他子公司不同的是,广州的玩具商贸公司除了销售公司的自品牌玩具,还代理着其他品牌的玩具。

2015年入职的时候,广州的商贸公司年销售额只有可怜兮兮的五百万,整个公司十来号人。

2016年,原本负责营销的运营总监离职,公司老板常驻澄海,将张森新行政人事经理擢升为行政副总,负责整个广州分公司的运营。这一年,张森重新招聘业务组建了新的销售团队,并将老板从从工厂划拨过来的借款开拓实体玩具专卖店。

2017年春节前,广州分公司的年报出来,惊呆了老板。公司的销售额从去年的五百万增长到了两千多万,员工规模从十来号人增加到了四十多号人,利润结余了五百多万。至于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话,那就是自品牌的销售份额,只有40%。

2017年广州分公司的业绩依然美丽,从分公司吊车尾爬到了车头,六千万的年销售额比集团总部公司的还高。集团总部公司是生产和销售一体的,它生产出的产品100万,出货到了广州分公司,业绩也算是集团总部公司的业绩,而非只算广州分公司的。所以,广州分公司、电商分公司和外贸分公司销售自家品牌产品的业绩,还有总部公司原有的工厂销售团队的业绩,合在一起了才是最终的总部公司业绩。

但那么这样叠加业绩,广州分公司的业绩仍然超出了总部公司,足足超越了一千万的业绩。

2018年,老板将张森调回集团担任集团的行政副总,安排另外一名营销总监接手广州公司的运营,广州分公司超过一半的销售人员离职。

在这个背景下,老板问了张森这个问题,希望能够挽留并避免后续出现类似的情况。

“打工人出来工作,无非是求财,业绩年年大步跃进,业绩提成系数却是年年下调,业绩奖金涨的瞪大个眼睛都看不到,自然就留不住人。”张森没有避讳。

对于给摘桃子的行为,没怨气是假,但是工资和分红帐了,那我就忍气吞声。但是你现在问我为什么其他销售要走,那我也告诉你原因,就是钱没给到位。

“业绩是涨了,但是我的投入也是涨的啊,推广费用,人员编制增加,仓库扩大,这都要花钱的啊。你已经不是分公司的负责人了,你是集团的负责人了,你要从集团层面上去考虑。”老板也怒了。

员工一旦有了离职的想法,留是留不住的了,能做的唯有避免引起其他员工的离职想法。

加薪是最粗暴最有效的办法,但是从公司运营和全局把控上,是不可能实现的。销售人员加薪,其他部门的人员你总不能厚此薄非吧?

最终,张森提交了一份企划案,《城市合伙人计划》。

将整个营销团队独立运营,划分区域,结合阿米巴和承包制的合伙人管理方式。每一个业务经理,负责一个区域的全盘营销公司,就是一个独立的经销商和代理商。在集团财务核算的代理价上,结合集团的控价规范,自主定价销售,中间的差价业务经理和公司分成。

产品的代理价,经过集团财务的核算,已经将后区的公共跟单工资、仓储物流成本还有业务经理的工资等基础费用核算进去了,公司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城市合伙人的业务经理,最终销售价与代理价差价不高于10个点的,全部归于业务经理所有。超过十个点的部分,业务经理和公司五五分成,按货款回款核算,每月的工资和分成一起发放。

有奖就有罚,回款低于95%的,当月分成暂扣,只发基本工资。货款全部回笼后,分成才发还给业务经理。回款率高于95%的,分成需要先扣减未回款部分的金额,剩下的才安排发放。这部分扣减的分红,会随着客户的回款而还给业务经理。

此外,按季度设置基本任务,连续两个季度没有完成基础任务的,公司有权取消业务经理的合伙人资格。

每年,公司根据各区的销售情况和业务经理的意向,调整合伙区域。甚至部分业务区域,安排业务经理竞标,按提报销售任务额考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