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推着前进(1 / 2)

网吧对农村来说,是一个挺新鲜的事情,都是听到小孩讨论去哪里玩电脑不卡,什么影响好玩的,但也没有一个很具象的印象。

所以知道村口开了一家网吧,村里的大爷大妈、叔叔婶婶都组队来参观,转了一圈,说了也就空调凉爽一点,就这帮小孩子呼呼喝喝的,没意思。

恰好是周五,周末的开端,电脑就没空闲过,到钟不是加钱续钟的,就是一站起来马上就有人接收的。用饮食行业的行话,这翻台率不是一般的高。

机器新,无盘系统又保障了游戏顺畅,锁死下载功能了,网络顺畅。原本计划吃晚饭就去镇上网吧的学生哥,都不跑了,就等下有人下机好接手。

问了一圈,镇上网吧的电脑还是大屁股显示器,卡的死去活来的。那么大的乡镇,就两家小网吧,大的四十多台电脑,小的那就也就二十台电脑,独市生意。

至于为什么没有看到其他人开网吧,一个是对于偏远乡镇来说,这是新鲜事物。不熟悉的行业,没有想法下场。

有胆量有冲劲的,大部分都去市区,甚至珠江那边发展了。留在乡镇的,基本都是以稳为主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打着养生名义的,实际是高价卖伪劣产品的行当能在农村收割的原因,信息有断层。

就那么点电脑,没有和同行产生冲突,而且村里乡亲对于新鲜事物也不会太过于眼红。稍微将电脑价格按行情价爆出去,给他们一个要一两年才能回本的说法,反而还给教训回来,风险太大了。

只要不搞什么乱七八糟得罪人的事情,安安稳稳的运作个三五年,问题不大,收入也比打份工好。

三五年后,光钎入户,家家户户都有电脑了,自己也毕业了,那就不需要父母再操劳了。这是张森做网吧的初衷,这三个月的利润只是个添头,起步资金。

晚上十一点多了,人还没怎么少,就劝了父母和弟弟妹妹先去休息,自己继续看铺。人少少一两个,还能强制下线打烊。人满满的就不好这么愣头青,通宵也得陪着他们了。

因为门口都停着车,就没有关大门,灯也开着。将躺椅挪到电视机前,看着电视,时不时收钱加钟或者卖零食买饮料,这时间过的还挺快的。

------

听到门外有摩托车的声音停驻,连忙从躺椅上起来,担心偷车贼。

“哟,真的回来开网吧啦?开业都不说一声。”猪肉贵,小学同学张之贵,后面跟着一个朋友,没啥印象。

“无啊,懒得出去打暑假工,暑假三个月,总得找点事情干干。三更半夜的不睡觉,巡村啊?”看到是熟人,准备继续躺。

猪肉贵初三毕业就没有再继续读书,跟他爸学卖猪肉,恰好这几年猪肉也贵,猪肉贵就成了他的外号了。虽然住在墟市,但晚上总喜欢跑回村里找兄弟打麻将,张森以为他俩也是打完麻将准备回墟市的。

阿贵拿了两罐可乐,扔一罐给同伴,自己开了一罐。

“我打算趁一下荔枝季,我在村里收荔枝,然后拼车拉去珠江那边批发。我这边找了王锦荣和张蓼一起合伙,不过两个人不够,我想看下你有没有兴趣一起干一把。”

“怎么想到找我合伙啊?我才刚毕业啊,老同。”张森这来精神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