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投石问路47(1 / 2)

苏同学这边传来捷报,她将从各种小道消息和传闻中筛选出的可能有效的情报一窝蜂地发送给王诩。

“从外星文明获取的跨时代技术”、“知名环境学家带领团队迈入人工智能领域”、“劳动型机器人自毁现象”、“学生自治组织发布新型CPU”……

这些质量参差不齐,细节模糊不清的讯息看得王诩是欲哭无泪,大多都是一眼假的程度,它们的唯一共同特点是和人工智能相关,在其它方面可以说是杂乱无章,于是他把鉴别的工作全权托付给瑞斯。

而就在这堆已经被他认定是意义不大的资料中,瑞斯挑慎重地选出了两条——“知名环境学家……”和“学生自治组织……”。

“在这些有限的内容中,我勉强看到了与原初接近的可能。”

他是这么向王诩解释的,之前的那些详细可考的研究结果,就像新手练习投篮初期三不沾的投球,这些东西只能算是AI研究过程中的一块块基石,是为有朝一日投篮命中打基础的。

而这两条简短传闻却显现出另一幅图景,投手摆出的动作看上去很标准,球在投手和篮筐之间的行进轨迹中,结果还不能确定,但是有命中的可能。

而他们之前确实忽略了这类情况,人工智能原初的创造或许正处于这种关键时期。让设想更极端点,人工智能原初的雏形就是由一群不被看好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构建完成的。或者更加异想天开,他们这些人都参与影响了人工智能原初的创造。

王诩给魏云朗发去消息,拜托他调查关于环境学家团队的情况,而自己则负责那个学生自治组织。

进入他们的官方网站,“XSSAIResearch”这行字映入眼帘,XinShuStudentsAIResearch(新曙学生人工智能研究)表达的意味很是明了。网站的风格也十分简约,也可能是没有太多内容可以介绍,这个组织目前只有13个成员,但是成员的具体情况没有介绍。

这是由新曙各学园的人工智能爱好者自发创建的组织,网站上的内容也表明了组织不算久远的活动轨迹。

他们开始只为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学生共同讨论AI的相关构想,而其中最让王诩感兴趣的内容是他们热衷于将超能力引入人工智能的发展中,或者说大部分成员都坚持认为人工智能的突破与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与王诩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翻看着网站中的资讯,大多是对集会中提出的设想进行总结陈述,这些设想大多停留在空想的阶段,与现有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偏差。而最新的资讯中提到的东西,抹去了王诩脑中“这只是个自娱自乐的组织”的想法。

“超能力造物,高效提升计算机算力。”

这篇文章介绍了组织中的某个成员利用自身能力创造出的一种新型CPU,有详细的性能描述,也列举了实测数据,还提到了这种CPU投入实用所面临的阻碍。

这些专业性的东西王诩不太能全部理解,但是在文章的末尾,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署名——闻人起予。

如果编辑这篇文章的人懂得稿件的写作规范,那么闻人起予无疑就是这个CPU的发明者。而在新能赛准备工作中所收集的情报,也恰恰验证了他对能力的这种应用是大概率属实的。

王诩询问了瑞斯的意见,也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这种CPU一旦能投入使用,基本能负担起人工智能所需的算力,只是还缺一种相适应的算法。

可算是有了些端倪,王诩迫切地想了解更多消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