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瓣之香(1 / 2)

话说程未于城中相人问与烨鸢溪之所在后,便马不停蹄地匆匆赶去。

待至烨鸢溪时,已是子正。

此时烨鸢溪正万籁俱寂,悄无声息。

唯有一轮略带朦胧的碎玉悬于天际,仿佛其披有一层霓裳纱衣,隐约之美,便一览无余地跃然于眼前。

若逢人睹见此情此景,定不禁起舞弄清影,大言何似在人间。

程未不见有人身影,遂决计等候片刻。

乃迎着风寒,于月夜溪边等候莲道子现身。

不出半刻,那林中溪边的一人一剑便已被暮秋之寒意给肆掠地不成模样。

程未遂气沉丹田,屏气凝神地运气心法,以此御寒取暖。

只见程未悬于半空,渐渐泛着白光。

一炷香之后。

仍未见有人身影,程未心中开始起疑,自始至终是否为自己的一厢臆想?

程未不肯罢休,亦不觉困意,乃决计复等片刻,以证猜想之对错。

二刻后,时间来到鸡鸣之时,丑初。

程未有些许失意,其正欲收功回城,这时却有一熟悉的声音向其传来。

“老师我正欣赏地起兴,何故收功呢?”

程未听后,知是莲道子之声,乃收功落地,看向莲道子讪讪一笑道:

“学生只是觉得有些许寒冷,故而运功御寒罢了。

不敢在先生面前班门弄斧,卖弄自己那些浅薄的伎俩,让先生您见笑了。”

莲道子此时身着一袭素衣,满头华发自然地披拂于两肩之上。

月光轻柔地挥洒在莲道子的脸庞上,与其那双物穆无穷、目光如炬的双眼相呼应着。

在这月夜之中,莲道子此时显得格外地清秀脱俗。

“程未啊,你大半夜不睡觉,跑着来干嘛呢?”莲道子一脸饶有兴致地佯问程未。

“请先生传授昨日黄昏之时,膳厅所言。”程未拱手道。

“妙哉,妙哉。不仅颇具灵根,悟性亦是出类拔萃啊。

老师且问你,适才你因避寒所运之心法,为孰所教?”

莲道子望向程未,捋着胡须,缓缓言道。

“先生所问心法是学生在梦中的一位长鬓老者所教。

他说运此功法可以御寒取暖。”程未满脸真诚地回答道。

“奥?如此说来,你尚且不知此套心法之奥妙所在耶?”莲道子付之一笑而道。

“学生愚钝,实属不知,望先生解疑释惑!”程未赔笑道。

“此套心法,源于伯阳教,既我师门。

名曰问心之法,乃心法十决之一。

所谓口诀既是

万法唯心,万道唯心。

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

炼精炼气炼神,均须先从炼心始。

心涵动静,心不动则虚极静笃。

明心见性,人我两忘。

心无其心,无正其心。

不为名动心,无心可动则近道矣。

此套心法,之所以能够御寒取暖,其缘由皆在于吸取天地之灵气,化入心门。

从而得以炼化灵力,飞升上层之境界。

程未,老师所讲,可尽明之?可起兴耶?”

程未听后,俯仰之间便对莲道子五体投地,心悦诚服。

乃作揖行礼,求莲道子传授一二。

莲道子此时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心想,究竟为谁人入梦传此心法与程未。

既有入梦之能,功力定已高深莫测。

入梦之后不为别物,单单传授问心之法,应当为友不为敌。

难道是师父?那他老为什么只教其心法,不教其口诀呢?

莫非他老料定我要传学于程未,故而按下不表,以待我一并传授?

罢了罢了,暂先不论是孰人所为。

且观后续之发展,再作决计亦不迟。

思毕,则敛容对程未讲道:

“老师我啊,年事已高,现在又是时间紧迫,且暂先传授于你另一套心法,名曰养心。

与你之前所习问心之法配合使用,如此一来,不仅益处颇丰,炼化灵力更是事半功倍,不知你愿学否?”

程未含笑点头,示意其欲学之心。

“甚好,如此甚好。且让老师于这夜半未央之际,授受于你养心之法。”

只见莲道子亦悬于半空,泛着赤色。

若要仔细端详一二的话,其实不难看出,赤色之中隐约浮现一缕浅金之色。

莲道子悬于半空之中,双手抱印,呈太极阴阳八卦连环诀之状。口中念道:

“少言语以养内气;

寡色欲以养精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