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 2)

独孤雅荻对上他意味不明的眼神,笑着伸手,趁他不注意捏了一把他的脸颊,道:“我也不喜欢,所以总会有办法的。”

文如玉抬手摸摸自己的脸,问:“你刚刚做什么了?”

“什么都没做。”

文如玉总感觉自己遭遇了什么,一时间却难以形容,这感觉就像当年遇到那个老道士之后,那种说不上来却很不妙的感觉……

没待他想出个所以然来,马车停在了巷子口。

独孤雅荻一直闭眼假寐,分出一只耳朵留意着路上人声鼎沸,这会儿听得喧闹小了许多,掀开车帘往外看去,一眼落在昏暗的巷子里一盏青白色的灯笼上,回头一脸疑惑问文如玉:“你这是要把我卖到地府去?”

“胡说什么,这是墨菊小筑,一家熟人开的茶馆,专做洛城菜。”文如玉说着,自己从另一侧下了车来搀她,“今日约了浮岚,他要带几个人来,此地宽敞些。”

进了院门,才知道这哪里是宽敞,这是在院子里修了驻兵的大营——大营有些过了,可单单一个前院却是不比城外屯兵的演武场小几分。

四周的一片矮房看似是民居,实则全是墨菊小筑的客院,其间青石板路纵横交错,阡陌相通,配上漆成白色的墙和路旁的绿树,真有了几分洛城青砖伴瓦漆的闲适。

可惜没有湖……

独孤雅荻的思绪在被文如玉牵着手走进其中一间院落的时候打断了。

进门就是一片碧蓝色的池塘,其中还有水花咕咕翻涌,不时溅起纯白的浪;潭边立一块石碑,上书“涌金”二字;潭四周有小溪流出院外,潭中央有亭一座,挂匾“涌金亭”,正是今日用膳的地方,已经有侍女顺着木桥来往,安排好了茶水。

“这墨菊小筑由国子监祭酒的小儿子在京中开办,此人处事圆滑,与诸多高官、国子监学生、历年新科进士等都维持着较好的关系,乃是学子进入朝堂的一道润滑,寻常点一甲、拜师谢师的宴会都在此开办,古藤诗社也常在此聚会。”

提起古藤诗社,独孤雅荻想起梅宴琳来,轻轻捏了捏文如玉的手,用指头在他掌心写字:“梅宴琳为什么没有被拿去联姻?”

“拿去?好……贴切。”文如玉先是被这形容惊到,而后又心生疑惑,“不是能发声了么?”

“尽量少说,毒素能压制久一点。”独孤雅荻白他一眼,“药材很难找的。”

“嗯……”虽然文如玉很想说“你缺什么本王都会去寻”,但是他亲身体验过南疆的瘴气、毒虫、密林,这事上可拿不出几分信心来,只得暗下决心要将南疆收入囊中,接着说起梅宴琳来:

“一开始圣人打算选的太子妃是她,一是她跟在太后身边多年,很得欢心;二是梅家有一位名冠天下的大儒,正是梅宴琳的祖父。相较而言,现在的太子妃,也就是宁国公的孙女长孙晓燕在文采方面远远不及。皇后一是看上宁国公的势力,二是长孙晓燕性格直爽易于相处,她若为妃后宅会安宁些,因而派人私下找梅宴琳商议,许诺她一个好婚事。

“不料梅宴琳将事情闹得满城皆知,放出风声说,圣人原意择她为太子妃,奈何太子与长孙晓燕私有苟且,她自己宽容大度主动让贤,博了个好名声。那年正赶上北方闹雪灾,梅宴琳又主动去寺庙祈福,还说要出家做尼姑,留下个好印象。太后为她说了话,才让圣人赐她个许诺,说她看上哪家儿郎,可以让太后下懿旨婚配。”

独孤雅荻大为震撼:“那会儿她才几岁?刚及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