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上谪仙 李家太白(1 / 2)

李太白奉诏入宫,皇帝李煜怒斥李太白,李太白恃才傲物,痛斥世家弄权,门第互惠,李煜盛怒,罢黜李太白官职,赐金放还的消息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没人知道那一日,李太白入宫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人云亦云,最后这个消息开始普遍被世人所接受认同。

在世家眼中这一次是世族与皇权的较量,李太白属于主张推行新法,整改科举制度的派系领头人之一,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世族的根基,这次李太白的被贬,可以看作是皇权的示弱,在百姓眼中李太白是被世族所迫害,被迫离开长安,这也进一步加深了百姓对那些高高在上世族的不满,但百姓就算是再怎么不满又能做什么呢?只能是茶余饭后谈论一二罢了。

又一日,李太白一人一骑再次来到长安城的城门前,一如当年那日。

两年前,那一日,李太白清晰的记得,朝霞万里,七色流光洒满整个长安,李煜亲自降辇相迎,以七床宝赐食,亲自为李太白斟酒调羹,李太白仰头谢恩,那也是李太白第一次看见李煜身旁的那绝美女子,玉贵人,玉贵人明艳动人,高力士目露惊讶,文武百官立在原地皆窃窃私语,宝器混沌,百姓在四周吵嚷着:

“是仙人下凡,仙人下凡。”

李太白心想这才是天上谪仙人应有的礼遇吧!也就是那一日李太白受奉翰林,成为了大盛朝的御用文人,初春伴随李煜左右,赐宫锦袍,慕夏配贵人旁,赏群芳艳,李太白靠着天纵之才,挥毫成诗,那是何等的风光。

但李太白何许人也,心高气傲,长时间的官场沉浮,只让李太白也觉得权贵庸俗,深宫不堪,放眼望去满庭介是寂寞,天地间写满孤独,天上的谪仙人怎么可能与这些凡夫俗子同流合污,最后李太白天子呼来不登船的气魄和李太白提出的选材任用,触怒了朝堂和世家。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这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很多历史悠久的世家传承甚至可以追溯到大夏皇朝,经历战国纷争而不衰弱,有人若是提出一点点对世家不利的建议,都会遭到世家的疯狂反扑,李太白就是这样一个高傲而又固执的人,最后逐渐被朝堂所边缘化,直到如今黯然退场。

而此时,李太白一如那一日,一人一骑再次来到长安城的城门前,只不过这一次,没有夹道欢迎的文武百官,没有前来凑热闹的百姓围观,更没有下撵相迎的李煜了,如今李太白已经成了长安城谁都不愿意靠近的“瘟神”了。

李太白骑乘白马缓缓的向着长安城门的方向走去,虽然说这一次李太白是被赐金放还,但是在李太白的脸上看不出一丝一毫的不适,但是那眼角的一缕落寞还是无法掩饰的,长安城的城门下,一个头发已经有些斑白的中年书生竟然就在那络绎不绝的人流中间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好酒好肉,李太白识得此人,正是布衣书生,孟浩然。

在大盛这个开放、浪漫的帝国,文人尚功名,武人崇沙场,这已经成为大盛朝的一种风气,就连被誉为天上谪仙人的李太白都不能免俗,但却又一个人骨子里就有天生的隐士与洒脱,李太白曾经这么形容过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哈哈!故友远行岂能无酒肉乎。”

孟浩然端着酒碗对着遥遥走来的李太白大声的招呼到,李太白翻身下马牵着马来到孟浩然的桌前接过酒碗没有言语,直接干了碗中酒,李太白放下酒碗,抱拳对道孟浩然说道:

“浩然兄,您的好意,太白心领了,如今太白已是身处泥泽,你我二人还是就此别过吧!”

孟浩然仰天大笑,随手抓起桌上的一个鸡腿咬了一口,笑着说道:

“哈哈!天理昭昭,世人熙攘,我孟浩然不为功、不为名,只寄情于山水之间,不去争、不去斗、不问事,谁会害我,我孟浩然就身在这国都长安之中,还有谁能害我不成。”

李太白端起酒碗,对着孟浩然说道:

“浩然兄之心胸远胜白千倍不止,白敬浩然兄一杯。”

二人杯筹交错,酒过三巡,一小厮快步来到孟浩然身旁,轻抚在孟浩然耳边轻声询问道:

“先生,您与韩刺史约好的见面时间到了。”

虽然说小厮压低了声音,但是怎能逃过二品剑客李太白的耳力,孟浩然随意的一拜手,笑着骂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