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邓州远郊(1 / 2)

还不待守卫说完,俯身在案前的李凤连忙起身跨过案桌夺过那人手里的信。

随之先抽出那封亲启的书信撕开,又将装在信封肚皮内的信纸拽出慌忙打开。

不久便听到一声微弱的叹息响起,另一份长安而至的公文则被李凤随手丢至案桌上。

……

随着昨晚的一阵雷雨,一场春雨正滋润着干枯已久的大地。乡野田间路头,也在第二天的早朝,从泥土里钻出一抹嫩绿。

邓州所管辖的一处山窝窝里,两骑快马迅速掠过,在山林之间穿梭。

随着山岭之间的白气翻腾,马背上的人不断挥舞着手中的马鞭,胯下马匹又加快了速度在山岭白气翻腾之间似腾云驾雾。

不久,两匹快马终于冲出丛林,这才放下速度来。

“李大人,前面好像有炊烟,不如我们去休息一下补充一番,再这样跑下去,马也受不了!”

两人同时勒住马绳,看着前面不远处的炊烟,又看着胯下的马喘着粗气,这位李大人道:“也好。”

随后这位李大人又抬起握着马鞭的手指着一旁的小将道:“你小子就知道偷懒,静州山獠起兵造反,李将军在前面打仗,后面确在拖李将军后腿诬陷将军造反,我等需尽快将信送到!”

“大人说的是,休息休息就出发。”随后小将咧嘴一笑,又说道∶“不过小的想不通,李将军不好好伺候公主怎么也跑前线去了?”

李大人双目怒瞪道:“我大唐以武立国,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紧接着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公主年幼不通世事,跟在身边伴随成长以后自然能飞黄腾达,但人间富贵又怎比得上建功立业?”

小将顿时一乐,连忙笑道:“大人说的是,小的这就去前面看看,去建功立业一番!”

李大人,姓李单名炬,字文志。

李文志虽也姓李,却不是出自那两处,早早参军得了一些赏识后这才混到淮南公主李澄霞身边,日常则负责统领和训练公主府的侍卫。

先前那名离开的小将乃李文志同乡,也姓李,名伯佑,因父母早早离世,还等不到李伯佑长大成人,所以李伯佑至今还未取字。

李文志翻身下马,取下系在马背上的水袋,左手五指并拢弯曲,使左手形成一个碗状,这才将右手里水袋里的水倒入左手,随后拍了拍马的脖子让马儿喝水。

在这个年代,通勤赶路,只能单纯依靠胯下之马来实现,更别说作为一名军人,胯下之马便是士兵的第二条性命,所以平常也更加爱护。

良久,已经歇够了的李文志这才离开屁股下的石头,见李伯佑还不见回来,这才牵着马离开。

却不想刚走没多远,便见到纵马狂奔而来的李伯佑。

只听李伯佑大喊道:“大人,前面有土匪!”

李文志瞬间瞪大眼睛,看着李伯佑问道:“你没看错?”

李伯佑连忙在马背上比划道:“都杀人了,还能看错!”

李文志连忙拽着李伯佑的马往回跑,又钻回树林去。

李伯佑见李文志眉头紧皱,心中顿时没了主心骨,急忙询问道:“大人,我们该怎么办?要绕道吗?”

李文志来回踱步,心中不断思索什么,随后看了一眼李伯佑问道:“对方有多少人?”

李伯佑:“小的那里知道,一去就撞见那群土匪在烧杀抢劫,要不是小的跑得快,今天就没了!”

李文志又问道:“村民都死了?”

李伯佑顿时瞪大眼睛,“大人是想救人?”

李文志道:“当年你父母也是死在土匪手里……”

……

而在李文志和李伯佑相距不远的一处山窝窝里,几名汉子正蹲在一旁的山坡上仔细打量着那山沟里的人。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是一时拿不定主意。

“要不要去摸一摸?”这时最外边的人说道。

那人刚说完,便引得他人纷纷侧目,这时蹲在中间的手持横刀的黝黑汉子道:“要不你去摸一摸?”

黝黑汉子话音刚落,之前那人连连摇头摆手道:“大当家说笑了,我看是被人抛尸荒野,我们还是赶紧走,免得惹祸上身!”

返回